时风集团成立于1993年5月18日,经过17年的发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国家大型企业,并成为全国最大的运输机械生产基地。主导产品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轻卡汽车、电动观光车、拖拉机、发动机、轮胎、联合收割机。母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五大产业工业园,五个合资、全资子公司,设有时风中央研究院。2009年,时风集团3万员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团结一心,从容应对,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当年,时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6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利税8.9亿元,同比增长10.6%;生产整车12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轻卡汽车、拖拉机),发动机128万台,联合收割机2573台,轮胎300万套,发电2.6亿度。
时风2010年的提出‘提精度、调结构、抢机遇、顺机制’的指导思想,着力提升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水平,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科学管理机制,推动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动员3万员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面实施8669工程,为实现时风集团和谐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慷慨激昂地说。
作为首屈一指的国有企业,时风不仅在产品质量上得到业内人士和用户的好评。在科技创新方面,时风集团也走在行业的前列。时风集团被科技部、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授予“产品售后(公众公共)服务质量优秀企业”;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被省经信委评为“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不仅如此,2009年,时风集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改革开放30年山东省功勋企业”称号;时风集团被授予“首届山东省政府企业管理奖”。“这两次表彰是省、市、县党委政府对时风集团持续发展的最高褒奖。”刘成强自豪地说。
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刘成强说:“时风的理念是,在产品技术开发上要透彻了解市场需求,做一个离市场最近的技术人员,不再问‘我们要卖多少辆车’,而是问‘人们喜欢什么样的车’。”刘成强对记者介绍了他的计划,三轮汽车要加快巨星、锋锐的替代速度,单缸四轮要加快F1车型、风菱车型的开发推广;小拖拉机产品要加快风云机罩的开发应用;农业装备要做好小麦收割机和履带式水稻收割机结构调整;三轮摩托要以生产准入为起点,抓好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轮胎化纤产业要进一步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促使技术提升、质量提升。要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产品加速升级的任务量和难度不容小觑,那么时风又将如何安排具体的工作细节?据悉,2010年,时风确定了9大重点建设项目,提出举全公司之力,集全公司之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部门和个人要解放思想,凡是公司确定下来的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要扎实推进;凡是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好主意、好办法,要大胆尝试。要明确每一个项目的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把任务详细分解,确保各个环节紧密相扣。
在创新体制的基础上,优秀的人才力量会事半功倍。目前,时风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时风中央研究院,下设13个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2500余人,是运输机械行业最大的CAD示范基地,有1000余项科学成果和国家专利。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机加工、铸造、热处理等工艺装备水平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时风集团产学研合作成效显着。近年来,时风集团拓宽产学研合作之路,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高等院校分别在时风建立教研基地,为时风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时风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承担国家十一五“863”计划纯电动汽车项目的研发使得低速电动车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环保部联合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同时,时风与山东大学在车辆半轴、后桥等材料分析和整车传动系统等方面广泛合作,大幅提升了整车性能。时风与中国农机研究院、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洛阳拖拉机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加快了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动机产业和拖拉机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了时风品牌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