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农机购置补贴申请流程我看到了以吉峰农机为代表的经销商的巨大商机,同时也为它们的现金流担忧不已。
按照公开资料的显示,吉峰农机们的利润靠补贴所占据的比例数目可观,然而,这份数目可观的补贴想拿到手里,却并不容易。一层一层的审核和表格让补贴的申请之路显的冗长而复杂。长达七、八层的申请手续里,假设每个环节审批需要两到三个工作日,待走完全部流程已是将近一月的时间,而且,还得保证这个过程顺利无比。
查阅吉峰农机年报可以看出,在应收账款一栏中,2010年度公司应收账款约为5.9亿元人民币,占本期总资产比例的23.21%。而在上一年度,应收账款则约为1.2亿,占当期资产比例的12.3%.相较2009年,吉峰农机的应收账款增长了397.24%。
年报称,年度内代位垫资农机补贴款项目因结算时间差异尚未在年度内完全结算到账,截至2010年12月31日,尚未结算到账各级政府农机补贴款为1.15亿元。对于一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亿元的企业而言,1.15亿元不是个小数字。
而在监管层面上,各司其职式的脱节管理也为此次吉峰农机子公司的案发埋下了伏笔,看似环环相扣的农机产业链条上,却总是在各个环节的环扣中出现相应的空白。监管部门如果能够在监管农机质量的同时监管补贴款项的使用及发放情况、经销商申请农机补贴款项的时候如果能在保证监管到位的同时简化申请程序,对于农机产业链而言,将呈现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