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养蜂学会近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与会者对五征集团生产的养蜂车给予了高度评价,建议国家在政策、技术上给予支持、倾斜,加大推广应用。
传统养蜂模式面临危机
据中国养蜂学会副会长宋心仿介绍,自百年前从欧美引进蜂箱活框养殖蜜蜂技术进入蜜蜂人工养殖时代后,中国养蜂模式一直没有没变,到今天依然停留在人工养殖阶段,机械化养殖始终没有突破。
目前,人工养殖蜜蜂的作业方式主要是一个蜂农养殖几十箱蜜蜂,根据季节、花期,在全国各地追花采蜜。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养蜂人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辛、效益低下,如今一个放养百余群蜜蜂的蜂农,一年收入只有3万~5万元,遇到年景不好,甚至要亏损。加之环境污染、后继乏人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养蜂条件严重恶化,养蜂难度越来越大,养蜂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
五征养蜂车突破机械化瓶颈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巧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宋心仿教授。一个是致力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做贡献的企业家,一个是急于寻求突破养蜂业机械化瓶颈的学者,两人一拍即合:开发养蜂专用车,解放养蜂生产力,推动中国养蜂事业发展。
全国“两会”结束后,姜卫东立即组织成立了养蜂专用车开发项目组,着手养蜂车研发。项目组走访养蜂专业户,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和养蜂专业户实际需求,经过一年的调查、设计、试制、试验,第一款养蜂车于2011年春天问世。
五征养蜂车以“奥驰2000”轻卡车为平台,搭载生活间、养蜂专用装置、储存箱三大部分。车厢的两侧为多层框架结构,可以固定饲养80~110个蜂群。两侧蜂箱之间的空间为工作场所,在车厢上完成蜂群管理、蜂产品采集等工作。车厢前部设置了独立的生活空间,配套了各种最为先进的养蜂机械,还可安装卫星电视、发电装置、冰箱等现代化设施,以缓解枯燥的野外生活,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储存箱在车厢下部,可用于储存2~3吨蜂蜜,还可安放各种生产生活用具,适合养蜂专业户在野外使用。
五征养蜂车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填补了中国养蜂机械化的空白,变地面分散饲养为车上摞叠饲养,变手工劳作为机械化生产,一举改变了中国养蜂业的传统生产模式。
生产实践证明,五征养蜂车既方便管理、又不偏蜂,每年度可赶6~8个蜜粉源,可追花夺蜜13~20个场地,每车获利在20万~50万元,既方便生产又节省费用,得到各地养蜂人的青睐。
五征养蜂车创造养蜂奇迹
2011年春天,还在鉴定试验阶段的样车就被广西南宁的覃师傅“抢”走,经过一年试用,让他赚了盆满钵满。
江苏省已有25年“蜂龄”的周介广夫妇,放养了120箱蜜蜂,忙活一年下来收入不到5万元。去年秋天他们狠心将蜂卖掉,仅留下30箱在村头放养。得知五征开发养蜂车后,他们又重操旧业,于今年4月初购买了一辆五征养蜂车,四个月时间采集4个蜜源赶了9个场地,纯收入29万元。
山东济南的宋师傅开着养蜂车赶洋槐蜜,从南向北一连赶了7个洋槐场地,采蜜11次,一个蜜源获利27万元,可抵两辆养蜂车的购车成本。
姜卫东表示,养蜂车是一个新兴产物,五征集团将继续搞好该产品的完善升级,使其更具人性化、专业化,将其打造成一个坚实、舒适的移动养蜂平台,成为养蜂人的“提款机”。
宋心仿说,五征养蜂车改变了中国养蜂业百年不变的模式,改变了养蜂人的工作生活方式,是中国机械化养蜂的一大创举,更是养蜂业的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