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大足区委书记江涛调研水稻机收工作 体验鑫源收割机
2013-08-15   来源:鑫源农机   


图为区委书记江涛现场体验鑫源小型收割机。记者 罗国家 摄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13日,三驱镇铁桥村。3000亩稻田里,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随着秋风翻起金波,仿佛一片黄金的大海。八台水稻收割机唱着欢歌,正在田里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

  “装满了!再拿几个袋子来!”掺杂着收割机的“隆隆”声,充满喜悦的吆喝声在稻田里此起彼伏,村民黝黑的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

  “老乡,水稻收了多少了?”上午九点四十分,区委书记江涛来到收割现场,仔细询问着。当得知机收15分钟完成一亩地,一辆收割机一天最多可以收30亩水稻时,江涛连连点头称赞。

  稻田里,长长的水稻连秆带穗瞬间被收割机切断,顺着传送带进入脱粒箱,并在吹风机的鼓吹下,谷留尘去,非常干净。随后,稻谷通过出口自动装入大口袋,站在出口旁的村民麻利地用绳子扎紧袋口。许多站在田边的农民欢呼雀跃。

  “采用机器收割,损失率少、效率高,这就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秸秆还田,还可以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这份喜悦之情也感染了江涛,在田坎上,他向聚拢的村民们算了一笔账:机收一亩100元钱,而人工收割水稻一亩则需要700多元,一亩地可以节约600多元。“机收就是很划算”。“我们家全部是用的机器收的。”村民们也你一句我一句聊开了。

  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为47万亩,机收面积预计达30万亩,仅此一项就可以为全区农民节约上千万元。

  炎炎烈日下,热浪滚滚来。尽管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江涛仍走到田中间,向作业机手们道一声“辛苦了”,并送上降温药品、矿泉水、毛巾等。

  十点十分,江涛来到一块小型农机收割的稻田。“左边是向左转,右边是向右转,中间的按钮是停止。”作业机手正在指导村民操作技巧,江涛凑过身子,仔细聆听着,并饶有兴致地实地操作了一把鑫源收割机。“小农机适合一家一户收割,田块较分散、较小的区域和水田都可以收割。”听了介绍后,江涛当即向鑫源农机员工表示,欢迎到龙水来进行整机生产。

  “江书记,今年,我区水稻亩产最高达843.6公斤,刷新了重庆市中稻亩产最新纪录。”工作人员向江涛汇报着这一喜讯,江涛连称“了不起,了不起”。

  “我们大足有五十万亩水田,因此造就了大丰大足。”江涛饱含深情地说道,因为地势相对平坦,大足的农业也一直处在全市前列,农机化水平比较高。“从机耕开始,到机播、机插、机防,最后的机收,我们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江涛掰着手指如数家珍。

  随后,江涛走访慰问了铁桥村种养殖大户廖和建、王生财。

  区委常委蒋牧宸、副区长孙宇随同调研。 记者 舒畅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5-22723-1.html

标签:农机 机收 工作 体验 调研 区委 书记 大足

上一篇:约翰迪尔:为黑龙江省农机客户打造专属服务
下一篇:福田雷沃重工第8万台出口拖拉机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