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剡水对此非常关注,他知道,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最终商品化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而此时此刻,一个缩短商品化时间的机会正摆在一拖面前。
经过艰苦的谈判,最后一拖成功完成了收购。
这是中国农机海外并购的第一案例。后来一拖在内部做了一个“回头看”。“如果我们自己做,要多花3~5年时间。按照我们集成创新的模式,如果当年不并购,现在多半还会去找它,如果它被竞争对手并购了,我们还要找另一家。”赵剡水表示。
虽然收购法国公司前,通过联合研发的模式,一拖已经掌握了动力换挡传动系的制造和工艺技术。可是,要想把新收购的法国公司技术转化成最终商品,一拖还有两个关键的技术没有掌握:法国公司传动系产品的TCU技术以及柴油机的ECU技术。于是,一鼓作气,一拖又组织资源和力量突破了这两项技术。最终,一拖在动力换挡拖拉机方面,形成了可以覆盖90到300马力的三个产品平台。
就此,摆在动力换挡技术面前的障碍已经全部被扫清。随着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换挡拖拉机如期量产,一拖干脆利落的赢得了高端农机技术突围的关键一战!
创新,不止于技术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谢德荪有一本名叫《源创新》的畅销书。书中指出,基于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是“流创新”;基于创造新价值、开拓新市场、构建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是“源创新”。而后者有时候要比前者重要的多。
一拖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同时,从未停止对“源创新”的思索。赵剡水说,他的脑海中时时会闪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中国的农场主带着相关文件找到一拖,告诉自己有多少地,过去几年种了什么作物,收成如何。一拖的农业专家会通过分析国内外期货、现货市场的情况,告诉农场主明年应该种什么作物,并为其备好各类综合解决方案的套餐。农场主选择一款后,一拖迅速组织人员为他装机、调试,送货上门。
没错,就像很多优秀企业那样,一拖也在从销售单一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型。除此之外,为了能更好的服务用户,它还想在整条产业链的关系上有所创新。
做过企业的人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末端生产企业迫于市场压力要求降价,沿着单向的产业链,配件的采购价格也因此一层层被压低,当到达最上端企业时,采购价格甚至有可能低于它的成本。
赵剡水思索的是:“传统的价值链都是单向的,一有个风吹草动就会不稳定。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将一条条单向的价值链打造成立体的、能蓄势蓄水的蜂窝状体系,大家互为客户,一刀斩不断,哪怕有大的意外也不会击垮企业。”据介绍,一拖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做企业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做下去。”赵剡水对《中国机电工业》说,“一拖的当务之急还是技术、产品和工艺的持续升级,当然也会力争在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争取早日成为卓越的全球农业装备供应商。”■记者 马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