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
说起吉林,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查干湖”,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每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其冬捕猎鱼的场面;而紧邻“查干湖”有座城市叫“查干浩特”,在蒙语中“查干”的意思是白色,“浩特”意思即城市,“查干浩特”--白色的城市,白城由此而来,这也是白城的历史名称。白城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十足的农业地区。今天的主人公就是白城市洮北区金祥乡的孙连军,一位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朴实农民。
11月,初冬的白城已是冰雪覆盖,寒冬来袭,耀眼的阳光带来晴空万里,映衬着地下连片的金黄玉米地,一派丰收景象。孙连军站在地头,左手悠闲地夹着烟,时不时自得地扒拉一口,看着不远处一辆大红色的玉米收割机在地里来回奔跑,若有所思,隆隆的作业声听起来更像是在诉说着他与宗申的故事...
性格坚毅,灵活的生意头脑
孙连军和他的女儿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都吃过很多苦,孙连军也不例外,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种地是天经地义,但早年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注定只够温饱,遇上天灾,更是难以维持生计。那时老孙就一直想着搞养殖,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家人考虑风险较高,不同意,怕一个经济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最终全家还是没能坳过一股拧劲的他:“反正都是穷,亏了又能咋地,还能饿死?”
凭借着一股冲劲,他开始着手发展养羊业,为减小风险,从最初的8只开始养殖,慢慢摸索,起早贪黑,经过几年的发展,终于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殖及繁殖羔羊的技术,规模从50只、100只增长到200只,家庭条件也逐步改善,生活蒸蒸日上。
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几百只羊的饲料成本也是个难题,老孙琢磨着是不是该想个办法缓解一下这种窘境。他决定承包土地,周边农户因种地收入太低,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孙连军最多时承包土地达200多亩,开始了“为养而种”的道路。
这时的孙连军经营着大片土地,畜牧业又搞得风风火火,成了当地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按理说这样的生活平常人家已百般羡慕,但不安份的老孙此时又有了新想法:他想承包客车。当这个想法从他嘴里冒出来的时候,家里人觉得他是异想天开、不务正业。殊不知,有着灵活生意头脑的孙连军,经常往返村里到县城,他发现镇上到县城的班车班次不仅少,而且还不通往村里,这给村民们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于是,孙连军决定承包客车,他想打通一条经过村庄到镇上再到县城的班车路线,也正是由于此项目的成功,孙连军一年收入增加近十万元。从此过后,家里大事小情都是由他最终定夺,“一家之主”的地位坐实。也正是这股“拧劲”成就了孙连军坚毅、执着的性格,灵活的生意头脑更加坚定了他敢拼、敢闯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