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即人品,靠过硬品质叩开市场之门
产品就是人品,你生产的产品质量怎么样,也就代表你的品行怎么样。这是笔者在国丰看到的写在总装车间外墙上的一句企业文化宣传标语,据说也是公司老板郑继立最常讲的一句口头禅。能够给冷冰冰的产品赋予人格化以及把企业员工的人格融入其生产的产品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追求产品完美品质的决心。
国丰花在产品质量上的投入和功夫简直到了痴迷程度。为提升机械加工的工艺水平,公司先后购置了各种数控车床、程控线切、激光切割、动平衡测试等大量先进的成套设备;为解决大件焊接的质量瓶颈,在原有2台焊接机器人的基础上,又投资3600余万元新上马了全国农机行业第一条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系工信部专项配套资金支持项目);为提升质量检测手段,投资140多万元购置了行业内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全套智能化产品在线检测系统,可通过对噪声、震动、扭力等技术参数的监测分析,实现对产品整机及主要部件的质量状况的在线检测诊断,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把问题消弭在下线之前;在产品配置上,主要部件均采用行业同种机型最高配置。如玉米收获机配置加强型割台、迪尔原装车桥、软轴式离合操纵、全胶辊剥皮系统等,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性能。
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公司还不惜花重金高新聘请了技术研发、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并从不同维度和运行环节构建起全方位无盲点的质量管控体系,从而确保质量问题不过夜,一旦发现质量缺陷,必须当天研究解决方案,然后监督落实,逐级问责,层层把关。
在国丰公司,质量就是铁律,质量问题无小事,是谁也不敢触碰的一条红线,对于触碰质量红线者,轻则罚款过千元,重则有可能丢掉饭碗。
不做跟随者,靠另辟蹊径踏上发展之路
市场竞争犹如赴宴,来早的吃肉,来晚的喝汤,迟到的人连汤都没得喝。郑继立时常用这句俚语来告诫下属。他常讲,一个企业若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就永远没有出路,要想不被市场抛弃,就只有另寻出路、自己找饭吃。这些年来,国丰团队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方面的尝试颇有心得。
为破解玉米收获机普遍存在的作业过程中因秸秆堵塞导致的机械故障高发这个难题,公司研发团队借鉴西方技术,分别在割台、秸秆切碎、大输送和剥皮机等易发生噎堵的关键部位加装了传感器,并通过在驾驶室的操作台上设置电子显示屏,实现了对机器主要部件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一旦某个部位运行异常,机手即可随时发现并及时排除,从而大大降低了整机运行的故障率。
2014年,公司承担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与山东省农机装备创新计划项目,与农业部南京农机研究所、山东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我国第一台自走式玉米穗茎兼收与秸秆打捆一体机,于2015年上半年正式通过山东省科委和省工信厅联合组织的鉴定验收,并获得国家农业机械推广证书。该款高端复合型产品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广,作业效率高,可一次完成玉米摘穗、剥皮、秸秆打捆回收等全部作业过程。产品甫一问世,立即受到了众多用户的追捧,前来参观体验和洽谈订货的经销商、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络绎不绝。
为适应我国丘陵山区、中小地块等复杂环境下的玉米收获要求,公司从2015年开始研发的国丰4YZP-3L型履带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已经定型,正待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推广鉴定。该款机型机身长度仅为6米,可实现原地360度旋转,作业通过性和适应性极强,工作宽幅2米,作业效率可达9亩/小时。为尽可能多的获得实操检验,加速上市节奏,公司研发团队先后进中原、上东北、下海南,甚至到东南亚搞实验,通过大量实际收获作业,以便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完善,使产品的适应性明显提升。
目前,随着谷物机械化烘干能力的快速提升,玉米籽粒收获方式日渐被用户所接受。公司瞄准这一市场需求进行技术攻关,在原有3行、4行等主流机型上进行持续升级,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了玉米机摘穗剥皮与籽粒收获装置任意切换技术。现有摘穗剥皮功能的玉米收获机的用户,无需再重新购买新机,只要再花2万元左右购买一套原厂部件,即可实现籽粒收获,大大节省了用户购机成本。这项技术一问世,便立刻引起广大用户的关注。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盲目跟风拼规模,不提前透支市场机会,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静下心来做产品,量力而行谋发展,首先把企业内部的事情做好做扎实,以积极而审慎的态度去面对市场机会,从而赢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也使企业得以从容不迫的面对来自市场的新挑战。山东国丰在供给侧改革路上已经先行一步,成为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活样本,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抑或是对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笔者相信,在未来的改革路上,国丰公司一定能够走的更好、更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