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创新体制,释放活力与创造力
如果说,科技进步造就了新产业和新产品,那么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则是科技进步的前提和保障。
2016年伊始,在对外宣布潍柴“十三五”科技创新的五大战略思路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潍柴集团的掌舵人谭旭光就直言体制创新的重要性:
“打造卓越科技管理体系,要通过持续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牢笼;要全面建立目标导向的管理思维,提升研发效率;要持续改革评价和激励机制;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除了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发内部人员的创新活力,潍柴还提出了“打造开放合作创新模式,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思路,积极探索“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研发模式--以产品为载体,通过各类合作形式,建立开放、共赢的协同研发关系,形成具有强连接效应的利益共同体。
在“以我为主,链合创新”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目前,潍柴已陆续主导成立“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全国内燃机标准化委员会可靠性工作组”“全国内燃机混合动力系统工作组”等,在国内外的行业圈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同时,还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世界著名内燃机企业和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确保企业技术平台始终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其中,在“链合创新”的实践上,潍柴研发共同体取得的成绩颇为瞩目。仅2015年,研发共同体54家会员单位就累计举行技术交流85次,完成协同研发任务近100项,为潍柴新产品新技术的高效研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索只有起点,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回顾潍柴70的发展史,从单一产品到多元业务,从民族动力到国际潍柴,每一步重大跨越,无不体现了科技创新的贡献和价值。深谙创新之于企业发展重要性的潍柴,在大环境下行的处境中,未来将如何以创新寻找机遇、对冲危机,其每一步探索、尝试,都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