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服务双重保障潍柴重新定义生产力
24日下午,众嘉宾参加了潍柴2016年动力升级技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潍柴研究院、应用技术部等向大家介绍了潍柴非道路国三排放升级技术、潍柴农业装备动力产品、潍柴农业装备市场配套情况、潍柴林德液压产品以及潍柴接下来的农机服务政策。在记者看来,此次研讨会不但让广大整机企业和用户了解了潍柴在农装动力产品方面的实力,也让大家对电控高压共轨技术以及配套产品的注意事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在研讨会现场,潍柴此次技术路线中的专属技术受到很大关注,分别是沙尘滤功能、多功率省油开关、燃油水寒宝、自主ECU,其中燃油水寒宝是针对国三排放升级带来燃油品质提升而开发的专用除水滤芯,普遍适用于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等燃油恶劣情况。在记者看来,这无疑为整机“心脏”提供了强大的保护,也打消了大家对于升级后燃油的担忧。
据介绍,潍柴目前的研发团队1878人,有4人被纳入国家千人计划,在硬件方面,拥有可靠性国家重点试验室,116套发动机实验台,嘉宾在参观时频频感叹其研发中心的“高大上”。一系列的技术成果离不开潍柴对于研发的不倦追求,其每年14.5亿的研发投入费用,这在中国农机企业中是非常少见的。
除了强大的研发能力之外,“潍柴动力服务新干线”同样做到了业内领先,该服务体系为客户打造一体式专业服务,目前已涵盖国内31个维修服务中心,4500家特约维修服务站,服务网点遍布各地,服务半径小于50公里,同时,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完善了“5P”服务模式。
当然,潍柴不会止步与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潍柴研发部门将围绕农机专用悬置系统开发、可变向风扇研究、防火项目、农业装备专属动力优化等问题展开分阶段、有步骤的研发计划。
实际上,近半年来,非道路柴油机国二升国三的话题在行业内被热烈讨论,从政策执行角度来说,标准的施行已是开弓之箭,在此大背景下,潍柴进军农机装备领域绝非一时之策。据了解,潍柴玉米收获机动力产品于2014年开始小批量装机,2015年已配套4000台玉米机;根据潍柴产品销售规划,在2020年农业装备动力产品销售量将达到10万台。重卡和工程机械动力制造的技术积累、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以及踏实肯干的企业文化都为潍柴的农机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发展高端农业装备,在农机工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变幻中,潍柴的强势进军为农机装备领域注入了强大的血液,同时说明中国企业有其自身的创造力,在红海中开创蓝海,由低端走向高端,是我国农机工业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