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总投资55亿元的东风井关农机产业园项目落户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东风将与襄阳市共同建设现代化的高端农机生产基地。7月底,东风井关(襄州)农机产业园规划正式启动。襄阳市农机装备状况如何?农机使用情况怎么样?该项目的落户,将会给襄阳市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市农机办、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农机工业恢复性发展新起点
农机工业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市农机办副主任童泽军告诉记者,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襄阳市的农机工业全线崩溃,农机企业大范围停业转产,农机企业集体失声。近10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襄阳市农机工业企业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涉足农机装备制造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产品的品类有所扩大。
截至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农机生产企业12家,全市农机工业生产总值6亿元,从业人员近700人,在这些企业中,农机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东风井关农机公司和枣阳正天章正农机设备公司,多家农机企业(湖北神誉重工、湖北雷普立农机公司)准备涉足农机装备制造,是农机工业恢复发展的重要标志。
童泽军说,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各企业对农机科技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东风井关公司的入驻,使襄阳市农机研发、创新能力有了显着提升,他们生产的插秧机、收割机基本达到国际领先和国内一流农机品牌水平。南漳恒达、枣阳正天章正等公司也都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农机产品。
目前,农机生产制造领域已成为各类资本流入的重要洼地。各县(市)也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南漳从台湾引进农机生产企业成立食天粮安农业机械公司,从浙江引进农机生产企业成立名泰农机有限公司;宜城富亿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也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农机企业。
可以说,襄阳市农机工业已有了起步性发展。童泽军表示,此次,东风井关农机产业园项目签约,不仅填补了湖北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的空白,还对引导襄阳市农机装备制造产业,乃至湖北省的农机企业、科研机构消化吸收国内急需的重大农机产品制造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工艺技术,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机装备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市农机办提供的一份数据上显示:上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07.1万千瓦,各种农业机械82万台(套),大马力、高性能、环保型新型复式作业机械进一步增多,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是湖北农机大市,机械耕整是襄阳市机械作业水平较高的传统作业环节,常年机耕水平在90%左右,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在73%以上。
市农机办副主任童泽军介绍,以今夏为例,全市完成水稻机耕面积277万亩,机械耕整达到94.8%;完成小麦机收面积524万亩,机收率达到95.6%;玉米机播面积达到147万亩,机播水平达到60.7%,夏收夏种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夏收期间,全市投入收割机1.65万台,在一周时间完成了小麦收割任务,避免了“烂场雨、仓门灾”,保证了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农机化作业助户社共赢
近日,记者来到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这里,记者了解到,该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0月,是一家专门从事粮食生产和为广大农户提供农机、农艺服务的合作社,服务范围覆盖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及河南省新野县等两省4县(市、区)30多个乡镇。现已发展社员158人,拥有各类先进大型农业机械数量160多台套,截至去年底,完成机播面积2万亩,机械作业总面积达到8.5万亩。
为什么那么多农民愿意加入合作社?该合作社理事长宋涛说,主要原因是现代化机械化作业方式比传统人工作业方式省时、省力、省钱、收入高,“种田全托管、服务全包揽”,广大农户称心如意。宋涛算了“三笔账”。
“第一笔账,新农艺加农机运用账。过去,采用人工插秧的传统水育秧方式,两个人每天最快插1亩,按每个人每天工钱100块计算,1亩地要200块钱成本;现在,使用全自动机械插秧机,两个人每天可以插250至300亩,工效提高了200多倍,而且每亩地仅收取服务费70块钱,等于每亩地节约了130块钱。第二笔账,使用良种增收账。每亩产量1350多斤,比人工插秧每亩增加200多斤,按现在每斤一块三毛钱的价格,每亩增收260多块钱。第三笔账,科技保障账。合作社对托管的土地采取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育秧、统一病虫害防治等办法,综合使用农业新技术,既减少了病虫害,又增加了收入。因为质量好,每斤要比市场价格高出一毛钱,等于每亩地又多收了130多块钱。”这三笔账加在一起,每亩多收入500多元钱。截至目前,合作社资产累计1100万余元,老百姓和合作社都能受益。
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刘营村种粮大户刘继伟承包土地130多亩,每年种地收入近20万元,是当地科学种田致富能手。这些年他先后购买了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等适用农机具,粮食种植和收获大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随着承包地越来越多,水稻插秧的劳力问题让他大伤脑筋。
老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30多亩水稻插秧,从育苗到全部栽插完毕,几乎都是请人干的,现在人工工资高,大忙季节请不到人,好不容易请了人,自己每个环节都要盯着管着,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窝工而耽误农时,去年仅请人插秧付工资就花了3万多元。今年用高速插秧机插秧,最多四五天就可以把自家的水稻全部插完,起码可以省下3万元的插秧人工费。老刘说,有了专业人员的指导,他对机械化作业非常有信心,今后他要继续投入先进机具,争取自己种的地全都实行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