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掌握2008年全国农机科研、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服务等情况,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判断2009年农机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农机化管理部门与农机协会、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沟通协调,不断巩固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合力,11月19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京召开了2008年全国农机化形势分析会。会上,来自农机各个领域的30多名领导和专家对今年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整体状况,明年的趋势和走向,如何抓住国家惠农强农机遇、应对经济危机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今年1-9月,农机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主要表现在: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达到1436.26亿元和1407.4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2.09%和32.34%,主要经济指标高位运行,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1.32%。但是在产值保持大幅增长的同时,企业的利润却没能实现同步增长,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加大所致。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会长洪暹国介绍,截止9月底,大中型拖拉机完成产量18.24万台,同比增长25.77%,各种收获机械完成21.36万台,同比增长23.75%。
农机科研领域也捷报频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4HQL-2型挖拔组合式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及分段收获模式下的花生收获机研制与示范”和“草地亚表层机械化破土切根复壮促生技术及配套机具研究”等一批成果于日前通过了鉴定。
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在会上指出,当前要明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机化道路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动我国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
宗锦耀指出,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我国农机化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冲高45%,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超过1.5个百分点。“三夏”期间共投入33.5万台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水稻机插水平达到13%;“三秋”期间投入机具2600万台(套),玉米机收、油菜机收率分别达到10%和6%。
宗锦耀司长分析了我国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背景下,国家把农业作为发展重点,各项强农惠农措施力度加大,农机补贴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明年购机补贴规模的加大和不断回落的原材料生产价格,无疑又是农机企业的一大利好。此外,农机化服务组织继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农机作业的主体力量,极大促进了农机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我国农机化发展也有不利因素,尤其是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农产品价格回落,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而与粮食价格下滑形成对比的农机价格却“节节攀升”。包括机耕道、厂库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农机质量不过关,这些都影响了农民的购机需求。
“了解了当前农机化发展的形势,全国农机化系统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并确立好明年的发展目标。”宗锦耀在会上强调。不断完善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以发展合作社、示范区为主攻点,提高薄弱环节为突破点,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机具为着力点,做到“农机装备、作业安全、科技含量、服务水平”五个提高。
2009年要继续培育农机服务主体,重点扶持农机化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并加强服务组织内农机手的技术培训。还要树立大农机概念,积极推进各项农机作业活动。及时部署重要农时的生产活动,重点推进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收、油菜生产等薄弱环节机械化,稳步推进花生、棉花、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加速推进全程挤奶机械化,着手发展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机械化。深入开展示范区建设,不断积累机械化生产的经验,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
今年1-9月,农机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主要表现在: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达到1436.26亿元和1407.4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2.09%和32.34%,主要经济指标高位运行,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1.32%。但是在产值保持大幅增长的同时,企业的利润却没能实现同步增长,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加大所致。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会长洪暹国介绍,截止9月底,大中型拖拉机完成产量18.24万台,同比增长25.77%,各种收获机械完成21.36万台,同比增长23.75%。
农机科研领域也捷报频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4HQL-2型挖拔组合式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及分段收获模式下的花生收获机研制与示范”和“草地亚表层机械化破土切根复壮促生技术及配套机具研究”等一批成果于日前通过了鉴定。
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在会上指出,当前要明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机化道路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动我国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
宗锦耀指出,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我国农机化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冲高45%,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超过1.5个百分点。“三夏”期间共投入33.5万台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水稻机插水平达到13%;“三秋”期间投入机具2600万台(套),玉米机收、油菜机收率分别达到10%和6%。
宗锦耀司长分析了我国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背景下,国家把农业作为发展重点,各项强农惠农措施力度加大,农机补贴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明年购机补贴规模的加大和不断回落的原材料生产价格,无疑又是农机企业的一大利好。此外,农机化服务组织继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农机作业的主体力量,极大促进了农机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我国农机化发展也有不利因素,尤其是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农产品价格回落,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而与粮食价格下滑形成对比的农机价格却“节节攀升”。包括机耕道、厂库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农机质量不过关,这些都影响了农民的购机需求。
“了解了当前农机化发展的形势,全国农机化系统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并确立好明年的发展目标。”宗锦耀在会上强调。不断完善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以发展合作社、示范区为主攻点,提高薄弱环节为突破点,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机具为着力点,做到“农机装备、作业安全、科技含量、服务水平”五个提高。
2009年要继续培育农机服务主体,重点扶持农机化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并加强服务组织内农机手的技术培训。还要树立大农机概念,积极推进各项农机作业活动。及时部署重要农时的生产活动,重点推进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收、油菜生产等薄弱环节机械化,稳步推进花生、棉花、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加速推进全程挤奶机械化,着手发展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机械化。深入开展示范区建设,不断积累机械化生产的经验,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