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宁夏大学主办的国际旱地保护性耕作学术研讨会8月1日在银川召开。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袁汉民出席。
宁夏地貌生态涵盖了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特点的各种生态类型,近年来,由宁夏大学主持参与的科技支撑项目,在保护性耕作研究和推广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环香山地区压砂瓜项目表现抢眼。来自各国农学界专家和学者,以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重点,探讨了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生态效应及其机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讨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构建问题。此次研讨会对宁夏保护性耕作进步和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来源:2009-8-2 宁夏新闻网 记者 冯舒玲 实习生 陈 玲)
宁夏地貌生态涵盖了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特点的各种生态类型,近年来,由宁夏大学主持参与的科技支撑项目,在保护性耕作研究和推广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环香山地区压砂瓜项目表现抢眼。来自各国农学界专家和学者,以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重点,探讨了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生态效应及其机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讨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构建问题。此次研讨会对宁夏保护性耕作进步和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来源:2009-8-2 宁夏新闻网 记者 冯舒玲 实习生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