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黑龙江牡丹江市召开农机工作总结研讨会
2009-11-23   来源:牡丹江市农机局   

  2009年11月18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机部门在穆棱市召开了农机工作总结研讨会。

  2009年全市农机部门实现机械化播种628.1万亩,机械秋整地281.17万亩,机械深松224.6万亩。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2009年农机部门争取到购机补贴资金2541万元,比上年1612万元增加了58%。拉动农民投入5453万元,购置农机具3513台套。这些新增机具能提高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1个百分点。

  会上还对该市山区,半山区的地理特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模式、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以及如何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缺头(插秧)、玉米全程机械化缺尾(收获)、经济作物机械化缺身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这次农机工作总结研讨会对当前该市农机工作遇到的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各县市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次研讨的内容对该市明年乃至以后几年的农机工作具有深刻的影响和较高的指导作用。

  2010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农机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牡丹江市属半山区,坡耕地比重大,在农业生产中,防止水土流失,创造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是首要任务。农机化发展必须坚持科学、高效、可持续方向,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充分体现牡丹江特色的农业耕作体系,采取有效的推行措施,建设牡丹江农机化,建设牡丹江现代农业。通过调查,结合农村当前农机发展现状和农民生产习惯,按照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求,提出四种适合牡丹江市不同耕地条件和生产需要的农业机械化耕作模式。

  1、在200万亩粮食作物耕地上建立保护性耕作栽培制度。主要是100万亩玉米和100万亩大豆。用免耕播种或机械播种实现保证全苗,实施化学除草,采取深松解决犁底层,深松蓄水,田间秸秆覆盖保墒防止水土流失,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在牡丹江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是十分必要的,①节约成本,据泰来调查,实施大田保护性耕作,省去了秸秆燃烧、旋耕灭茬、破垄夹肥、镇压等单项作业,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农业生产环节4-5次,节约用工40-50%,每亩节约生产费用90元。②保墒抗旱涝,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行深松40cm,打破了犁底层,建立了土壤水库,可有效蓄水保墒,由于地表秸秆覆盖,降低地表水蒸发,据泰来调查,可减少地表径流65%,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25%,海伦市调查,在正常土壤墒情状态下,一次降水40mm,不会象常规耕作地块出现地表积水的内涝现象。③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主要是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生物种类和数量,保证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生长健壮。据泰来调查,苗期株高明显高于常规生产田块。④提高经济效益,据泰来调查,2008年保护性耕作栽培玉米亩增收140元。保护性耕作栽培是牡丹江市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2、在150万亩经济作物耕地上建立深松为核心的保护地栽培制度。用深松代替深翻,采用大棚、地膜等覆盖替代秸秆覆盖,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在牡丹江市主要经济作物是烟、甜菜、瓜、菜等,其主要生产措施是提高增温,如延长生育期、提高产品质量;提前延后错季生产等。在生产中,机械和人进地次数多,对土壤结构影响大,为了给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就要建立良好的耕层结构,表层要平整,便于播种和覆盖,中层要通透性好,便于根系发育,下层要深厚。以深松为核心的保护地栽培制度,能够满足经济作物的生长要求,实现高产优质。同时防止水土流失,提高肥力,保护生态环境。深松为核心的保护地耕作栽培是适应牡丹江市生产特色,在保护性耕作栽培制度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即具备了保护性耕作栽培制度的优势,也找到了经济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在300万亩坡耕地上建立特色深松免耕栽培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主要是:①深松的深度要按照土层的厚度而定,土层厚度在40厘米以上的耕地可深松30厘米,土层厚度在20--40厘米的耕地,深松15―25厘米为好;②耕作农具以中小型为主,以适应坡地和地块小的特点;③免耕播种机要适应中小型拖拉机配套。

  实施秸秆还田覆盖,化学除草,精量播种,实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培肥土壤。

  4、在65万亩水田实施秋翻整地、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的现代耕作栽培制度。①推广秋翻整地,全部实现秋收后秋翻地,要保证翻地深度16-18 cm,保证翻地质量;②实行机械插秧,要建立工厂化育秧设施,保证育苗质量;③推广机械收获。

  另一方面,全市农机部门要利用好各种渠道,抓住一切机遇,立足优势,千方百计扩大引资渠道,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资金。要加强与上级部门勾通,严格按照项目申报的规范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争取资金提供保障。通过争取项目,获得资金,来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61477-1.html

标签:农机 研讨会 召开 黑龙江

上一篇:谷春立出席设施农业建设情况专题汇报会
下一篇:山东聊城阳光工程农机使用和维修培训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