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汝州市农机局在钟楼街道拐李村召开2012年玉米机械化收获演示会,副市长张剑奇,市政协党组成员、正县级干部何俊章,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孙国正,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史清秀出席会议。
演示会上,十几台不同型号的玉米收割机演示了一次性完成割倒、摘穗、剥皮、装仓、秸秆粉碎等玉米收获作业流程,市金田农机公司技术员对各种玉米收割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现场演示,群众对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玉米机械化收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据农机局技术人员介绍,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保障粮食安全。据农业专家测算,玉米适时晚收一天每亩可增产10斤左右。目前我市的玉米收获时间在20天左右,如果玉米收获能像小麦机械化收割那样在5-7天内完成,就可延长玉米生长期10-15天,这样每亩地就可增产近百斤,这项技术一旦大面积推广应用,可使我市的秋粮总产增加7000万斤左右。同时,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而且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推动村容整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张剑奇在讲话中指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解放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汝州市已基本实现小麦生产机械化,而玉米生产机械化尚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进一步加快新机具、新技术引进开发推广步伐,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试验示范推广。按照全国玉米机械化示范市的要求,汝州市要在计划时间内,大力示范推广新型玉米收获机械,确保汝州市玉米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的必然要求。“三秋”机械化生产的高潮即将到来,各乡镇街道、农机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把握重点,明确职责,大力示范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等先进农机化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秋”大忙中的主力军作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