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2年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创新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
2012-11-07   来源: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   

  10月29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中国农机化导报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在浙江杭州市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创新”。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叶兴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二组副局长陈良彪,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研究设计院院长朱明,我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志,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白人朴,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大会。大会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敏丽主持。罗锡文院士、宗锦耀司长、李树君秘书长、陈志理事长在开幕式上相继发表致辞。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做了题为“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的主旨演讲。他首先概括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走过的十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黄金期,农业发展的跨越期,农业基础的强化期,农业贡献的凸显期。重大成就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农发展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三农发展的物质成果更加坚实;强农惠农的体系基本形成;农村社会发展的制度性建设加快促进;高效务实的三农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但从现在和未来来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一是坚持稳定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面临着挑战;二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明显加大;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日益紧缺;四是农业效益明显偏低;五是农业用地非农化、农业产业非农化、农业种植非粮化明显;六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应用明显滞后;七是农民分化和农村社会结构转型明显加快。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就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接着他分析了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的六大标志和八大动因。而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就必须坚持把推进农业机械化摆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坚持紧紧围绕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农情出发,坚持和促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重大变化,坚持瞄准产业结构、区域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始终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先导,坚持依法有序推进。最后他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强化农业机械化的科技支撑和保障;大力发展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大力支持农机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机化发展的法律保障。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二组副局长陈良彪,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叶兴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研究设计院院长朱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白人朴,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和其他领导、专家分别针对全程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从农村经济发展看农业装备的需求与创新、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组织机制、现代农业产业工程集成技术与模式研究、关于模式探索研究的思考、以农业机械化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等有关问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我国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提供了最新的理论指导。对构建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和组织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农业机械化行业一次高层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盛会。

  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承办,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协办,得到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浙江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全国近12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8935-1.html

标签:农机 创新 探索 浙江 杭州 举办 成功 模式 生产 论坛 农业 全程 年中国

上一篇:江苏省组织召开智能农业装备与机器人观摩演示会
下一篇:呼和浩特市设施农业技术现场培训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