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试行启动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农机化水平评价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特色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2005年我部开始实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2011年我部组织试行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试行林果业(果茶桑)、渔业(即将印发)、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工作取得成功,农机化司在北京举办培训班,主要任务是对近两年制定的畜牧业、林果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5个农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今年修订的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进行培训,并对2013年相关工作做出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构建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宽的重要阶段。针对我国农机化发展薄弱环节和后进领域,深入研究推进农业全程和全面机械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现行的农机化评价体系于2005年施行,为评价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但也存在着评价范围只适用于种植业的局限性,与推进农业全程和全面机械化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亟需构建全面农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举措。2004年施行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促进法关于农业机械的定义是从大农业角度进行的界定,其中“农业生产”是指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的生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机化已不单单是种植业机械化,而是包含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的全面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立法目标是最终是要实现全面机械化发展,即在解决好种植业全程机械化问题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各产业机械化协调发展,全面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为深入贯彻实施法律规定,适应全面农机化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2010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抓紧修订农业机械化统计指标体系,这里修订的重点是增加和完善涉及全面机械化评价的统计指标。我司认真贯彻实施农机化促进法和国务院意见的要求,于2010年陆续启动了5个农机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作,将农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农机化具体工作中。
(二)构建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支撑。当前,判断农机化发展阶段的关键性指标主要有两个,即农机总动力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全国农业机械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其中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被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准确判断农机化发展阶段要求越来越高,对判断农机化发展阶段的关键性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机总动力完善的重点是综合考虑总量、结构和区域的因素,农机化水平评价完善的重点是从单一的种植业评价拓展到全面机械化评价。同时,科学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准确判断资金重点投入方向等,也离不开农业生产各业和各环节的农机化发展水平做支撑。可以说,全面农机化水平评价已经融入到农机化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农机化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构建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充分发挥统计功能和作用的必然选择。农机化统计是农业统计和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是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化统计工作,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完善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机化统计为政府科学决策、宏观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为农机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服务,得到了政府部门、广大农机手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指标体系不完善、统计分析不深入、队伍素质不强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部分地区和人员还存在着“为统计而统计”的工作思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作用的发挥。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充分挖掘统计数据的内涵,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农机化发展的领域,同时有助于增强农机化统计的话语权、提升农机化统计队伍的地位和作用。
二、准确把握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点
全面农业机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经过各位专家的培训,大家对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下面,总结我司组织开展全面农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经历,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一)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扎实。10多年前,农机化司组织开展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评价研究。2010年,我司启动了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应该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评价研究开创了农机化水平研究的先河,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则是农机化系统首次在相对陌生的领域开展农机化水平研究。种植业和畜牧业方向的研究,为我们开展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评价范围、评价环节和环节权重的选取上提供了重要经验,也为农机化水平评价积累了宝贵的人才支撑。实践证明,这些经验和人才为我们开展研究发挥了关键作用,使我们少走弯路,也使我们能够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了4个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二)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队伍专业。在选择农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队伍上,我们始终坚持专业性原则,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内容广泛、联系专家众多的优势,开展林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充分发挥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所的专业优势,分别承担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司产业发展处在司领导班子的指挥下,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做好服务,发挥了较好的组织作用。相关省份以高度的热情和严谨的作风,积极参与研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修改建议,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全面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农机化系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系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取得的成果。
(三)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严谨。在从去年8月开始的14个月时间里,整个研究过程先后经历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评价环节和对应权重的筛选确定、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等三个阶段。各课题组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共开展基层调研11次,赴9省12县进行实地验证,发放调查问卷500多份,召开专家座谈会17次,征求专家意见320多人次,我司还多次就有关问题征求部内有关司局及地方农机化主管部门的意见,以研究过程的科学性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四)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可行。在全国试行之前,我司在9省12县组织了评价指标体系实地验证工作。验证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所需的统计数据可获取性较强,完全可以由农机化主管部门通过全面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计算得出的各地农机化水平比较符合实际,得到了当地相关业务部门的认可,计算结果与经验值大致相当,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当地农机化水平发展情况。
三、扎实推进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试行工作
两年多来,我司组织课题研究单位,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完成了研究任务。我们深知,课题研究只是农机化水平评价工作的第一步,大量工作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试行和完善,工作难点在部门协调和县级统计,确保试行成功的关键就是强化组织领导和全面深入培训。我们要迎难而上,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构建全面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是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新形势的紧迫任务,是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积极主动做好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各项工作。要充分认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系统性,主动与当地农、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主管部门沟通协作,结合当地实际,共同商议试行工作安排,做好工作衔接。要联合印发通知,共同部署试行工作,确保部门配合顺畅。
第二,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是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责任部门,分管统计工作的处长和统计员是试行工作的责任人。要明确任务分工,迅速启动,尽快部署,层层落实,确保试行工作与农机化统计年报工作同步开展。要加强工作指导,特别要加强对基层农机化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开展好宣传培训,尽快使统计人员能够熟悉和掌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范围、评价环节、指标解释、指标采集、计算方法等,为试行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注重总结,务求实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今年试行的基础上,将于2013年底正式运行。各地要紧紧抓住试行的有利时机,重点在统计指标解释、评价环节的权重和统计方法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汇总全省统计指标数据,计算相应产业农机化水平,收集整理本区域内各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成效、经验和做法,形成试行工作专题报告,于2013年4月底前报送我司。
今天到会的很多都是各省(区、市)农机化计财处的同志,大都熟悉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借这个机会,我想再强调一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先通报一下今年补贴资金最新实施进度和结算进度,再提几点要求:一要切实加快补贴资金实施和结算进度,各地都要确保在本月15日前将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在年底前将全年补贴资金结算完毕。二要规范操作,廉洁自律,强化监管。各地在加快实施进度的同时,要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做到程序不减、监管不松。要开展监督检查,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要认真谋划明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央财政已将2013年第一批农机购置资金预拨各地,各地要抓紧研究,提前谋划好明年补贴实施工作。
同志们,开展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全面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规定,科学开展试行,为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