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国经济前瞻论坛聚焦农业现代化
2013-01-0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对“三农”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在12月29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分论坛――“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上,与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围绕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在论坛的第一单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发展现代农业”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和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四位演讲嘉宾分别就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现代农业、畜牧产业化等方面发表演讲。

  提高农业经营体系“四化”水平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

  “未来在农村,谁来生产?怎么生产?”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说,现在农村的经营机制和体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方式来开展农业生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尹成杰表示,情况和挑战表明,我们已经到了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时期。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尹成杰认为,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系要大力提高“四化”水平。

  尹成杰表示,十八大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努力方向,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要遵循的道路。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的“四化”水平,关键在于提高统一经营的层次和水平。他认为,统一经营不够,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缺陷。

  如何提高经营体系的“四化”水平,尹成杰认为关键是要实现五个转变。

  第一,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农村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农业科技还没有完全进入家庭,家庭经营的生产手段还相当落后。尹成杰介绍,最近修改《农业科技推广法》,就是重点解决体制问题,同时解决投入的问题,即农业科技服务要有资金,农业科技队伍人员要有相应的报酬和待遇,这样才能使农业科技的成果和技术到达农户、到达家庭。

  第二,统一经营要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要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同农民和农户进行联合,建立合作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

  第三,农业经营要以单一经营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四化”水平重要的举措。

  第四,农业服务要向社会化服务转变。无论是农户经营还是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都要提高组织化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而且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组织为农业开展社会化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

  第五,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向一主多元转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一定要坚持一主多元的原则,不要排斥多元化的服务组织,把一主多元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才能真正构建“四化”新型的服务体系。

  “多予、少取、放活”破除二元结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质上就是要打破城乡的二元结构。怎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十八大报告里面概括六个字:多予、少取、放活。把这几个做好了,二元结构就可破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当前已经到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攻坚克难的阶段,只要我们做好三篇文章,巩固少取,加大多予,做好放活,今后十年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就可以继续谱写出辉煌篇章。

  韩俊说,在少取方面,2000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6年取消农业税。很多研究认为中国农民的负担在进入新世纪之初时是一年3000亿元,现在这3000亿没了。农民的负担重是因为政府缺位,不跟农民收这个钱了,就在二元结构上打一个很大的缺口出来,这个缺口要补上,政府必须要多予。所以2005年中央提出公共财政要覆盖农村,国家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这方面在过去十年有了非常大的进展。

  韩俊介绍,从2000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是41000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是12280亿元,一年投入就超出了“十五”期间5年的总投入。如果加上地方的投入,现在每年的投入已经接近3万亿元。用这些钱在农村办了很多让农民受益的大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占到了98%,实现了全覆盖;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覆盖了5300万农民;建立了农村新型养老制度,有1.2亿农民已经开始领养老金。他表示,这些都表明,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方面,我们取得了重大进步。

  韩俊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发展最重大的政策成就在农村,改革的突出亮点也在农村。今后中国农村改革的空间仍然很大,农村改革有可能也完全可以在新一轮改革中走在前面。他认为四个方面的改革需重点关注。

  第一,创新农业的经营体制。十八大报告讲要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创新添活力,这也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主题。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着力点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为农民更好地提供服务。

  第二,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目前我国注册的合作社有60万家。下一步,国家在扶持合作社方面还会有一些突破性的政策。

  第三,要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整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需要培育大的农业跨国公司,更要培育一些真正扎根于农村、善于跟农民打交道、善于跟农民合作社打交道、带动农民发展壮大的龙头企业。

  第四,搞活农村金融。过去的农村金融更多倾向于走商业化道路,今后更应该强化农村金融的政策性和合作性,更应该体现对群众的普惠性。

  韩俊认为,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也非常关键。“我们要给农业转移人口自由度更大的迁徙权,给农民更加平等的公共服务享受权。这些权利的改革到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题也就指日可待了。”

  农博要闻推荐大闸蟹瑶族长鼓舞资本下乡租地成普遍现象

  食用油炒货检测现致癌物 盛装塑料桶未

  我国科技特派员达24万助力农业发展方

  国务院专家: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应以农

  世界粮食危机远未结束 中国大幅进口引

  我国耕地连续3年保持18.24亿亩以上

  推进现代农业河南有优势

  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

  “集约化、设施化、科技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农民职业化。”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把他对现代农业的理解总结为“八化”。他认为,每一项都是一篇大文章。

  “河南在推进现代农业方面有优势,而且河南也有非常好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刘满仓把河南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归纳为:国家政策好,河南人努力,自然条件好。

  刘满仓说,河南是人口大省、是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河南有1.05亿人,这是巨大的消费空间。河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交通枢纽地位,这对物流非常有利,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河南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包括粮食、水果、经济作物,也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刘满仓介绍,近年来,河南农业产业化势头比较强劲,涌现出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果业等龙头企业,比如双汇、三全、思念、白象等。近几年,河南狠抓食品安全,确保消费者吃上河南的放心食品;大力推动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种养业发展。农业科技方面,河南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跟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国内科研院所全面合作,经常与国外科研机构保持合作交流。

  随着国内的着名企业伊利、蒙牛等落户河南,央企落户河南,港台名企进入河南,刘满仓判断,河南目前已经成为海内外投资者投资农业的热点和高地。他说,河南农业还有一个好现象:跟农业无关的IT产业和房地产企业也开始投资农业。比如说联想在河南做猕猴桃,中关村的恒都集团在河南搞肉牛养殖。

  “十八大给我们国家现代农业明确了方向,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前景是广阔的,是美好的。”刘满仓信心满满。

  畜牧产业化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亮点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

  “畜牧产业化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的亮点。”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介绍,2012年全国的肉、蛋、奶产量预计达到8220万吨、2835万吨和387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约是1/3。目前我国的肉类和禽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奶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人均禽蛋的消费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肉类的消费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奶类的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变的重要时期。

  毕美家说,畜牧产业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对畜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新情况、新要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畜牧业也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

  一是我国的畜牧业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随着科技进步,畜牧业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畜牧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大为提高,原始畜牧业、传统畜牧业开始向工厂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二是畜牧业发展受到的约束也在增加。畜牧业发展由过去单纯受到资源约束,转变为受到资源约束、生态环境约束、市场约束、社会条件约束以及疫病风险加大。市场和疫病风险已经成为目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畜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消费者追求安全绿色和特色消费,牛羊肉消费已从原来的特殊群体消费变为全国性消费,从一个时令性消费变成四季性消费。虽然现在畜产品总量上基本平衡,但结构性、周期性是趋紧的态势。

  四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大为提高,畜产品的安全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畜牧业需要注重自身发展,还要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目标,既要满足生产需求,还要防止市场波动。

  毕美家说,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八年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抢抓机遇,加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8716-1.html

标签:农机 农业 现代化 聚焦 论坛 前瞻 中国经济

上一篇:上海市召开农机安全监管专题会议
下一篇: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成效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