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聚焦2013中国农业机械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
2013-05-28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作者:马铮 刘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吴孔明:

  精准施药与现代植保机械意义重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的粮食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我国每年虫口夺粮超过1600亿斤,因此,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对保障国家农业安全有重要意义。

  病虫害代别、分布地区和发生规律出现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耕作制度的演进和外来物种的入侵。我国应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公共植保服务体系来建立绿色防控体系。所谓绿色防控体系,就是不利于重大病虫害流行的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包括高效绿色的防控措施与技术、及时准确的预警与测报、快速反应的专业化防控队伍和形成区域间联防联控机制等。就病虫害防治的机械需求而言,精准施药技术与现代植保机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现代植保机械包括土壤消毒机具、颗粒撒施机具、喷粉机具、涂抹机具、树干注射机具和喷雾机具等。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 高元恩:

  关键技术和基础件是做强的基础

  当前,我国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相结合的新的农村经济体制需要新型装备;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林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成本提升需要农机全面替代人畜力;农机使用社会化、购买者专业化、使用者职业化要求产品高效化;行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市场保有量趋于饱和使得发展高端产品成为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国际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占领高端市场又要求我们发展自主品牌,保卫高端市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由大变强都是中国农机工业迫在眉睫的历史重任。

  关键技术和基础件是做强的基础。当前我国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和基础件很多,例如大型高效配套农机具的入土部件需要从设计、材料、工艺全面攻关;拖拉机传动系的提升需要解决部分动力换挡、无级变速和电控技术方面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技术改造,实现现代制造;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实行可视化管理和精细管理;行业需要兼并重组,形成健全的产业链;企业应广聚人才,打造具有事业心、能战斗的团队。从国家层面,应从财力上集中力量支持关键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创新。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 陈志:

  我国农机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目前,农业已被“化学品”武装,如杀虫剂、除草剂、调节剂、化肥、农膜等,在不断提高产量、农业日益现代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被过度使用的问题。因此,在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包括工程技术在内的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

  例如我国化肥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低10%以上,氮磷钾比例失调,经济上损失巨大,且带来严重的土壤、地下水污染,这种污染在不断的积累。这就需要研制新型机具根据不同田块养分含量和作物长势差异,按需施肥播种。再如我国现有施药技术和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也很大,普遍采用高容量施药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可持续和低碳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开发防止雾滴飘移和提高附着率的技术手段。

  总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对农机技术的需求,研制大型农业作业机械为集约农业服务;农作物工厂化生产设备为设施农业服务;传感器、远程检测等技术为土壤检测服务等。农机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站长 刘宪:

  农机创新需要协同创新

  农机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工程技术创新,还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涉及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等多个方面,既需要农机企业、科研院所和推广机构等各方面各司其职,也需要加强联合,协同创新,才能实现创新的最终目的。

  在农机推广工作方面,应按照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机械化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融合的新要求,建立健全农机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协作机制,推进产学研推用的有机结合。侧重水稻栽植、玉米收获、油菜、甘蔗、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棉花收获等环节,加强集成示范,突破技术瓶颈;因地制宜推广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草业、种业、农产品初加工业、设施农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开展协同创新可以发挥各方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科研院所的优势在于技术基础理论扎实,具有雄厚的研究资源和丰富的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推广机构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生产实际需求,结合实际确定最适宜的机械配套系统,提出技术改进路线,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农机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地把生产需求和科技创新凝结于机械装备之中,是科技创新物化的中坚力量。下一步的工作是探索确立协同创新的平台,尤其是构建推广机构与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各自的优势,携手突破农机化技术发展技术瓶颈,共同促进农机化向更高、更快、更符合实际的方向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8494-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高层论坛 科技创新 中国 聚焦

上一篇:天津举办农机化管理高层培训班
下一篇:全国农业装备轻量化及新材料应用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