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现场演示会在河北固安召开
2013-09-17   来源:中国农机推广网(作者:张建)   

  9月13日,由青岛农业大学主持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现场演示会在河北固安中机美诺公司试验基地召开,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处刘云泽处长、王国占调研员、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李安宁副站长、胡东元处长、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原永兵,项目首席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和项目执行专家组成员以及全国“三秋”农机化技术培训班学员等有关人员出席现场会。会议由项目参加单位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汉武研究员主持。项目组历经5年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的花生、马铃薯、大蒜、胡萝卜四大作物27种机型30台机具进行了现场演示。

  现场会上,项目首席专家尚书旗教授发表讲话,就项目完成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据了解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对农机的科研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和外汇收入重要来源的花生、马铃薯、大蒜、胡萝卜等根茎类作物的生产机械化作业发展整体水平严重滞后,现有机械化生产技术尚不成熟、生产效率低、可靠性差,成为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因素。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指出“本次现场演示会集中的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根茎类作物的生产机械化的研究成果,现场会与全国”三秋“农机化技术培训班同期举行,丰富了培训班的内容。经济类作物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扩展的重点,根茎类作物作为经济类作物机械化的主攻方向,应该加快产学研推用的步伐,让科研成果早日惠及农民。”

  “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项目于2009年12月正式启动,项目针对这四类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物,重点从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上解决急需解决的机械化技术问题,提升减阻降耗挖掘收获、果土分离、秧果分离、播种精度控制、覆膜播种等关键技术,开发、筛选、优化一批先进适用的根茎类作物机械化生产设备,与农学专家实现有效对接,促进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制定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农艺规范,构建合理高效的技术体系,为加快我国根茎类作物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目前,项目已超额完成总体目标,突破了1个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挖掘夹持收获共性技术,实现了8项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了27种关键技术装备与107台样机,形成了国内该领域具有显着优势的花生、马铃薯、大蒜、胡萝卜等4支特色的作物种收机械化技术创新团队。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各类机具推广应用2万余台,实现了约8亿元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就业岗位3000余个,在山东、河南、江苏、辽宁、吉林、内蒙古等9个省自治区建立了12个试验示范基地。并培养了2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1800余名技术人员。获得专利26项,发表论文69篇,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入选国家设施农业人才专家库、6人由中级职称提升为高级职称、3人成为国家和省级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4人评为工程师。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机院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参与了该项目。

  在现场,尚书旗教授向参会领导和专家一一介绍了机器的主要性能。由19个课题组研制的27种机型、30台机器成一线停放整齐,收获机具逐一进行了操作展示,场面非常壮观。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8399-1.html

标签:农机 现场 研究 演示会 河北 召开 固安 优化 装备 生产 关键 提升 技术 根茎

上一篇:农业部副部长:中阿国家共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下一篇:“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北方片区现场观摩会在辽宁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