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售行为是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在粮食购销市场化中的一种自觉保护自己利益的选择,虽然脆弱,但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一,农民的惜售行为可在一定程度缓解粮价的波动幅度。不同于工业品,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中具有强烈的年度特征。工业品可以常年生产常年消费,农产品却是常年消费集中供给。因此在集中供给时若单靠市场的力量,由于供需过于悬殊,粮价往往过分偏低,从而对农民造成巨大的伤害,这对稳定粮食生产是极为不利的。惜售行为可放缓新粮上市的步伐,使粮食供给在时间分布上趋向均衡,从而避免新粮上市期间粮价过分偏低。‘但是农民由于个体经济力量弱小且分散,在买卖双方的较量中往往处于很大的劣势,惜售不足以解决更本的问题。因此,政府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往往在粮食收购时期实行保护价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2004年出台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就对此做了相关规定。
第二,改变国家单一的粮食储备格局。在粮食短缺年代,政府粮食收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掌握尽可能多的粮源,充实国家及地方各级粮食储备。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粮食安全储备规模是次年消费量的18%,而实际上中国的粮食储备规模远远超出这一比例。粮食储备可为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并非越多越好。国家粮食储备有着很高的成本,中间涉及到运输费用、转接损耗、保管费用以及保管不善的坏粮等等,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在国家储粮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有必要重视民间储粮的积极作用。我们知道,惜售并非不售,而是暂时储存粮食,等待合适的售卖时机。那么中间的缓冲期便形成了民间的储粮行为。民间分散储粮有着显著的成本优势,节省了中间的运输费用、途中损耗及保管费用等。在粮食供给较为充足的今天,政府应考虑引导农民的惜售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身的储粮行为。鼓励农民充分利用自身的仓储设施储存粮食,避免新粮的大规模集中上市,给粮价下行造成压力。
三、新形势下惜售行为的发展
随着中央全面取消农业税政策的实施,农民负担预计将会进一步减少,而由于市场化的发展,农民经济来源也日趋多元化。随着农民经济实力的增长,惜售行为将会更持久更能深刻影响粮食价格决定的方式。但惜售行为终究是农民力量弱小的反映,“蛛网模型”告诉我们,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具有其内在难以克服的原因。因而,单靠惜售行为熨平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现实。政府应以各种手段加以调节,比如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强农产品信息的发布,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农产品期货交易等。只有尽可能降低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农民才可能改变消极的惜售行为,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农产品市场化的挑战。
农民惜售新玉米,买卖更趋理性
2005-11-07 来源:中国农业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8298-1.html
上一篇:后期玉米市场需要关注“五大因素”
下一篇:粮食生产渐入佳境 潜在风险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