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总体稳定,中晚籼稻市场价格保持平稳,粳稻米市场价格稳步向上,其中江苏、安徽等地粳稻米价格收购价格已经反弹至0.88-0.90元/斤左右,东北粳稻米价格也开始回升,吉林地区粳稻米收购价格已经提升至0.88元/斤左右。年关临近,后期国内稻米市场能否保持强势,价格是否会有冲高的可能,笔者认为,国内稻米市场发展道路并非平坦,市场仍充满荆棘,具体分析如下:
稻米市场供应数量增加,市场难有大涨行情出现
2005年,在政策促进,价格支持等因素的作用下,粮食播种面积还将继续增加,预计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将增加4000万亩,达15.7亿亩左右。其中稻谷播种面积将达4.5亿亩,同比增加1200万亩。在稻谷中,早稻面积预计达到9600万亩以上,同比增加500万亩;中稻面积为2.45亿亩,增加300万亩;晚稻面积预计为1.02亿亩,同比增加400万亩。预计2005年稻谷产量将达到1.86亿吨,较去年增加0.08亿吨。由于天气状况适宜,后期中晚稻产量也将有较好的收成。
2005年稻谷产量继续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政策扶持,主要是“三补贴、一减免、一保护”的政策继续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刺激面积继续增加,但由于上年面积增幅很大,再增有限;二方面,今年除南方部分稻米产区如海南特别突出,广东、广西、云南等产区旱情相对突出外,其他产区基本无大的旱情,即使在旱情相对突出的地区,旱情主要集中在春播时期,春插时旱情得到缓解,实际播种面积均有所增加;三方面,粮食生产能力、科技水平提高,农民得到补贴增加,经济能力增强,管理水平提升,促进单产提高;四方面,优质品种比重继续提高,特别是早稻优质品种率达到75%以上,另外是晚稻和北方粳稻增产的潜力仍然较大。
稻米市场消费稳步增长,市场价格促进上扬
今年的情况与前两年的情况大不相同,由于供给能力提高,供需大体平衡,特别是对未来供给形势的继续好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需求心理发生变化,购销行为也发生变化。目前我国稻米消费主要是口粮消费、饲料消费、食品工业消费和种子消费等;稻米的主要消费形式是食用消费,其中食用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85%左右,其他消费约占15%左右。2005年国内稻米消费量仍将保持在1.90-1.93亿吨。
从口粮消费来看,一方面,因人口增加而增加消费量,呈刚性增长,每年增加人口1000万左右,增加的粮食消费约30-50亿公斤;另一方面,消费水平仍在继续下降,但经过多年的增长后已明显趋于平稳,预计每年因消费水平下降而减少的粮食消费在某种程度50亿公斤左右;因此,口粮消费基本保持平稳。其次是食品工业消费呈平稳增长态势。主要是用于酿酒、米粉、味精等,而目前这三种食品虽然呈增长态势,但因食品工业用粮数量不大,酿酒又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食品工业用粮增幅不明显,实际用粮绝对数量较少,而且食品工业用粮又主要集中在早中稻和糯稻,前两年因早稻大幅调减产量,供需出现较大缺口,近两年因早中稻增产幅度大,产需缺口已不明显。此外是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消费呈平稳增长态势。近年来由于稻谷播种面积大增导致种子用量增加明显;由于早籼稻所含淀粉性,其工业用途越来越广,需求也年年增加;由于在南方农村有用早米饲喂家禽、养殖生猪的习惯所以在稻米价格不好的情况下早稻饲料消费会增加。
稻米库存情况发生变化,国家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级粮食储备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级粮食储备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今年以来,由于粮价的下跌,国家采取了调控措施,储备轮换搜售量少,目前库存仍然还比较充实,加上如果今年丰收,粮价偏低,国家还将采取措施加大储备收购力度,适当增加储备量,因此,储备粮仍将保持增加的态势。就农民存粮而言,由于丰收增产,市场的变化,农民售粮方式、存粮数量也相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上年集中售粮减少,分散出售增加,存粮水平提高,今年可能有所改变,但大体趋势仍然不会变。就商品周转存粮来看,可能呈减少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上年价格上涨幅度大,拉抬抢购、囤积居奇明显,商家增加采购进货和库存;而今年形势不一样,粮价下跌,购销平稳仿淡,商家将以少购、少存为主,再也不会大量抢购和囤积,市场存粮将以农户为主和储备为主。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03/04年度与上一个年度相比,我国大米库存下降了2260万吨,主要是弥补了2003/04年度的产需缺口。据国外有关机构预测,2004/05年度,我国大米期末库存约为3500万吨,比2003/04年度减少1040万吨。预计2005/2006年度末国内大米库存将继续保持在3000-3500万吨左右,库存消费比在28%左右,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后期国内稻米市场环境可谓喜忧参半,供应数量的增加将成为市场价格向好的主要障碍,但由于市场消费水平的增加、国有储备数量的提高,供应数量增加大部分将被其消耗,在政策的支持下,后期国内稻米市场稳定发展将是主流,阶段性、区域性的价格波动将成为市场的调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