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格局。整体产业景气水平将好于上年。
近年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各主要行业增长情况发生明显分化,汽车制造、食品、房地产等一批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关系密切的行业,普遍出现快速增长态势。
2005年与消费结构升级直接相关的行业将保持较高的景气水平,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食品工业继续成为景气良好行业。同时,与消费结构升级直接相关的行业增长还将带动一批下游行业的发展,建材工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造纸印刷业也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从各行各业来看,企业的竞争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行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同样,2006年我国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在内需大幅攀升之际,各大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品牌将成为2006年曝光率最高的关键词。
竞争与机遇并存,谁第一个打响品牌,谁将最终赢得市场。
食品饮料:买品牌,买放心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食品饮料市场扩容速度继续加快。饮食结构的升级,导致食品行业新品迭出,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市场机会。
今年上半年,食品制造业运行状况良好。销售收入达到1562.06 亿元,同比增长30.1%。食用植物油、液体乳及乳制品、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位居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前三位。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分别为913.38亿、393.37亿、169.73亿,同比分别增长19.61%、32.28%、19.72%。味精、罐头、液体乳及乳制品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均高于食品行业整体增长速度。
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下,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去年更为明显。今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出,带来食品信任危机的同时,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
2005年1-7月,食品行业中央台广告投放同比增长26.22%。
从数据不难看出,食品饮料企业对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投放充满信心,健康问题是食品饮料业的头等大事,各厂商纷纷投入大量的广告以期得到更良好的品牌形象。
软饮料:各品类需求全面增长 茶饮料发展潜力最大
在众多软饮料中,碳酸饮料和桶装水的消费量仍然是最大的,分别占总量的31%和37%,茶饮料则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类。而即使按10公斤的人均消费量,茶饮料的市场容纳量应为1200万吨,产值约400亿,可见茶饮料的发展潜力巨大。去年,茶饮料在市场上开始复苏,已显出逼人势头,众多茶饮料品牌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使得消费者对茶饮料有了深入的接触。
软饮料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但是由于产品的替代性强,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内竞争非常激烈。
乳品业:走大品牌营销道路
近年来,我国乳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由于中国乳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本角逐。伊利确定新营销策略;2005年6月20日,伊利对销售区域、产品品种、营销思路都做出了新的调整加强。蒙牛在2005年3月25日的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力推婴幼儿奶粉;法国达能、瑞典利乐、日本国际通产株式会社、新西兰方塔拉集团不约而同地宣布了进驻中国乳业的战略计划,以便更充分分享庞大的中国乳品消费市场。
中国一些资金雄厚的食品、房地产、饲料企业也纷纷将资金投向乳业行业。重组整合的结果是许多地方品牌将逐渐成为被并购的对象或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众多乳品品牌纷纷借助各自的优势,巩固现有市场份额。调研监测数据显示,市场竞争同质化与传播干扰日益恶化的竞争中,选择中央电视台等强势媒体,通过强强联合,创造市场机遇新突破,成为众多大品牌营销战略中的核心谋略。
糖果行业:广阔市场众商逐鹿 品牌竞争如火如荼
糖果业是我国食品工业中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 2005年1-6月,糖果、巧克力制造业运行状况良好。销售收入达到94.63 亿元,同比增长26.64%。2005年,中国糖果、巧克力及蜜饯业将保持 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入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05年产量将达到 128万吨,年销售额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 ,乃至全世界重要的糖果市场。
2006年,糖果业的品牌竞争将会更趋于白热化。
酒业趋向低度 留下众多机遇
2005年上半年,酒业运行状况良好。销售收入达到770.44 亿元,同比增长19.85%。其中,白酒在全行业中的份额最大,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行业的45%和59%,其次是啤酒,销售收入和利润份额分别为44%和27%。
酒业发展趋势是低度酒流行,给市场留下了众多空间与机会。新的品类与新的企业成长机会大。
白酒行业积极投入大规模基本建设和改造项目。为规避从价和从量复合计征的消费税,企业们纷纷压缩减产中低价白酒产量,也使主要品牌的竞争重点集中在中、高端产品。在此大环境下,具有品牌效应、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健康等概念的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知名企业蕴藏着更多投资机会,并将最终从行业竞争中胜出。
啤酒行业则出现如下趋势:一、从规模大战到品牌大战。进入2005年,持续多年的啤酒并购风暴减弱,国内啤酒行业的几大巨头华润、青岛,还有燕京,放慢了全国跑马圈地的步伐。二、外资磨刀霍霍。 AB(安海斯-布希)公司、比利时英特布鲁、英国纽卡索、荷兰喜力、丹麦嘉士伯等跨国企业以各种形式介入中国啤酒产业,这也促成90%的中低端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日趋白热化。业内人士分析,产能过剩、品牌分散、盈利水平低、外资大量介入等原因将迫使中国啤酒产业进行新一轮洗牌。
葡萄酒行业的集中度提高。各地葡萄酒消费的增长速度也不均衡。外资渗透的力度正逐渐加大,跨国巨头的下一步棋将是渗透性地占领市场,培育其品牌的认知度。
黄酒行业动作频频,首先是少有的规模扩张;其次是开发符合消费者口味的高档次、高附加值的新型黄酒产品。各家黄酒企业产量大幅度增长,销售量一路走好,黄酒行业全面激活,成为酒业中的一支生力军。与此同时,黄酒业还加紧提升黄酒品牌的含金量。2004年中国绍兴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古越龙山”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着绍兴黄酒终于跨出区域市场,成为一个全国名牌产品。
作为酒精类饮品,电视广告仍然是其重要的宣传手段之一。节假日是其销售旺季,高覆盖与高渗透的强势电视媒体是众酒业厂商营销的首选。2005年1-7月,酒精类饮品电视广告投放额达到58.94亿元,同比增长31%。从长期趋势来看,该类电视广告的投放正处于平稳上升阶段,投放额最高的媒体是中央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