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化肥冬储蛋糕缘何吃者寥寥
2005-12-04   来源:中国农业网   

    眼下正是化肥冬储的关键时节。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及该《办法》的补充规定,然而,连日来记者在农业和化肥生产大省河南省采访时却发现,无论在化肥生产企业还是在化肥经销商那里,都看不到有化肥冬储的迹象。就连成天责备化肥价格居高不下的农民也对化肥冬储不感兴趣。化肥冬储蛋糕缘何吃者寥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生产企业:不舍资金
               
  为抑制国内化肥价格上涨,国家2004年3月取消了尿素出口退税,2005年1月规定出口1吨尿素加收260元暂定关税,以及今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实施的尿素出口加收30%的季节性关税政策,已取得明显效果。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今年前10个月我国尿素出口总量同比减少近80万吨,下降26.8%。而化肥生产企业的利润也因此受到影响。化肥生产企业的老总都认为明年国家对化肥的限价措施还将继续实行。因此,生产企业宁愿留住有限的资金也不愿留下化肥。
   
  11月27日,记者在河南省一化肥生产企业采访时,老总坦白地告诉记者,现在如果大量进行化肥储备的话,不要说是占用大量资金、背负巨额的银行利息,到了明年按国家限价卖出的话,很有可能是高价买低价卖。化肥生产企业本来就是微利的支农企业,这种严重的倒挂必然会造成亏损,我们真是赔不起。因此,今年冬季宁可歇业停产,也不打算再进行化肥储备了。
               
  记者还了解到,有出口条件的部分化肥生产企业,现在正开足马力生产,向东南亚国家出口,为化肥找出路,并及早抢占明年的国际市场先机。在国内化肥企业微利的大背景下,各化肥生产企业也都寄希望于尿素出口,而不愿把资金压在冬储上。
               
  经销商:担心再赔
               
  对于化肥经销商来说,化肥淡季储备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前几年,由于化肥资源充足,淡季价格也较低,淡季储备都较好地开展了下去,且凡是参与冬储的经销商几乎都赚了钱。那个时候,所有的经销商都愿意冬储。可现在就不一样了,从2005年开始,国家强化了限价措施,去年进行化肥冬储的经销商大都赔了本。所以,经销商在今年冬储时非常谨慎。现在,基层经销商大多现买现卖、手中不愿存货。即使有一些经销商有些冬储,也是给一些大的流通企业代储,经销商只挣个仓储费和来年拿货的优先权。真正像去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冬储的经销商今年大量减少。
               
  在采访时,有经销商告诉记者,今年经销商冬储化肥较少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化肥价格仍较高。并且大生产企业的化肥销售都被一些大经销商所垄断,一般的经销商想进货只能从这些大经销商手中拿,所以价格更高。加之对明年的化肥市场行情把握不准,造成部分经销商不愿进行化肥冬储。
               
  农民:看看再说
               
  俗话说,买涨不买跌。今年的农民储肥心态还真印证了这一点。11月27日,记者在河南省漯河市农村采访时了解到,有些地方的尿素价格开始走低,如驻马店市的尿素价格平均售价每吨仅为1600元左右,低于1650元/吨的国家限价。尿素价格的走低反而使农民们处于观望之中,都等着看化肥价格进一步下调。
               
  驻马店市驿城区橡林乡的李大爷告诉记者,去年冬天,他害怕化肥涨价,快到春节的时候,花3400元买了两吨尿素准备春播备用。可谁知,到了年后,国家对尿素进行了限价,驻马店骏马化肥厂生产的尿素一吨才1600元,一下子就多掏了200元。今年说啥也不再储备化肥了。持有李大爷这样心态的农民不在少数。他们都认为,现在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不怕春耕时买不到化肥,另外国家又准备对农民进行直接化肥补贴,更加打消了农民自储化肥的积极性。
               
  记者:还靠政策
               
  国家出台了那么多优惠政策鼓励化肥冬储,结果一桌好菜没人上席,这当然不是政策的初衷。但既然结果是这个样子,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靠政策,因为国内化肥市场至今还是一个市场规律基本上说不上话的领域。再说冬储是化肥生产链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冬储完成得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到来年的化肥生产和市场价格,并因此影响到农业用肥。
               
  看来,决策者们还得再动动脑筋,进一步发挥政策的调节作用,调动起各方对冬储这块大蛋糕的兴趣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8120-1.html

标签:农机 蛋糕 冬储

上一篇:我国未来农药市场的需求
下一篇:金华佛手:怎样不做“伤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