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近期玉米回暖,但后市仍难言形成涨势
2005-12-13   来源:中国农业网   

  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在经历持续一个多月弱势走低行情之后,近期出现企稳反弹迹象,人们对市场的看空气氛有所缓和。目前东北产区价格维持坚挺,关内玉米市场基本平稳,销区玉米市场大多已止跌企稳,港口玉米市场行情平稳略升。
    观察后期的国内玉米市场,虽然目前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有利于市场的因素开始增多,但彻底改观前期“极度深寒”玉米市场尚不容易做到。估计后期市场在诸多利好因素的作用下仍会呈回暖态势,但价格反弹的幅度有限,反弹能否促使市场形成涨势还很难说
    一、禽流感疫情影响开始减弱,但市场的恢复仍很艰难。
    自11月30日以来,国内暂未发生新的禽流感疫情。内蒙、湖南、安徽、辽宁部分疫区以解除封锁,这无疑是对市场的利好消息。但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养殖业的发展,消除疫情对玉米市场的影响绝不是一件容易事。一是短期内养殖业难以恢复。如广东省自10月国内爆发禽流感疫情以来,由于肉鸡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家禽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短短一个多月广东种禽生产损失已近1亿元,家禽养殖亏损达9亿元。目前国家对疫区采取了补偿措施,但对非疫区尚没有政策出台。目前非疫区的养殖户也面临很大的困境,消费市场疲软、价格低迷、甚至无法销售,这部分的损失,有人估算,比疫区还大。有关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内疫情形势缓和,但家禽业养殖短期内难以迅速恢复。二是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难以恢复。受国内禽流感疫情冲击,国内饲料产销形势相当疲弱。11月份国内饲料销量环比大幅下降,禽饲料降幅约有30%―50%,猪饲料降幅约10%―20%。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年饲料产量9800万吨,其中50%左右是禽类饲料。受此疫情影响今年国内玉米消费量将减少500-800万吨左右。三是广西资源县、辽宁省黑山县近日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使沉寂许久的禽流感阴影再次出现。我国禽流感疫情目前已经进入黄色预警阶段,如果后期能够有效地控制禽流感在人和人之间传播,就可以避免出现红色预警的情况,否则对市场的打击将更加沉重。
    二、收购市场逐渐活跃,但新粮的上市压力依然存在。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发出了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努力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随着国内玉米市场的渐趋回暖,收购市场逐渐活跃,近期玉米深加工加工企业、出口备货企业收购迹象明显,但新粮对市场的上市压力仍不可低估。由于今年冬天的气温持续偏高,东北大部分地区比常年气温偏高2-3摄氏度。气温偏高导致东北大多数新产玉米收获后迟迟没有脱粒,而且部分地区还出现发热现象,农民进行倒囤、散热。东北新玉米上市量仍然有限,供应压力后延。目前已进入12月份,随着气温的下降,加之年终将至,农户贷款即将到期,一些农民将出售部分玉米还贷,东北新产玉米的脱粒速度将会加快,上市数量会随之增加,后期市场供应压力依然较重。作为关内玉米市场而言,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玉米市场价格疲软,前期出售玉米量不是很大,后世如果价格继续回暖,估计相应增大上市数量不可避免。
    三、玉米出口将好于预期,但出口市场竞争激烈。
    近些年来,我国的玉米出口波动较大,出口计划和当年的玉米产量规模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如果国内玉米产量高企导致国内价格受到显著压力,政府就会倾向于加大对出口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国政府已发放到明年2月份期间出口400万吨,出口补助每吨达140元,这将是出口退税的最高标准。另据有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在2005/06年度已经过去的七分之一时间里,我国玉米出口销售总量已经达到120万吨或者更高的水平。考虑到当前玉米出口的步伐,德润林公司预测2005/06年度的玉米出口很可能达到500到600万吨的水平。美国农业部12月供需报告也将中国玉米出口量预估调升一倍至600万吨。与此同时,玉米市场出口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是由于一些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法将于明年实施,将抬高农产品进口门槛,加之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我国玉米出口形势依法严峻。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明显加快。11月29日,美元对人民币报收8.0796元,首次突破8.08心理关口,再次创下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新高。在11月23日至29日间短短5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美元已经3次刷新纪录。这对玉米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将使出口的利润有所降低。后期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三是国际班轮减价抢货,运费进入下行通道。亚洲至欧美等主要航线运费由九月份起已出现下跌迹象已是不争事实。航线运力过剩情况明显,运费跌幅最为显著。亚洲至欧洲航线运费在过去数月已下跌达三至四成,而泛太平洋航线的运费水平亦较去年高峰期下跌15%。据了解,全球货柜船队运力今明两年的增幅分别为13%和17%,预料海运货量增长在明年收窄至10%以下,运费所受的下调压力比以往的行业低潮更加严重,这将影响到我国玉米在亚洲市场的竞争能力。近日台湾长城饲料集团官员表示,周四该公司同邦基公司达成了6万吨美国玉米采购协议;韩国釜山KFA从托福公司买入5.5万吨饲料玉米;美国农业部证实向对日本售出113,792吨美国玉米。
    四、玉米期价反弹迹象明显,国际市场将压制国内价格反弹。
    本周大连玉米继续呈现强劲上扬走势,三大主力合约呈现梯队式上涨格局,605合约本周数据,开盘1260,高点1270,低点1255,收盘1269,成交46万余,持仓62987,收涨10点,增仓1918手;607合约开盘1281,周高1309,低点1276,收盘1298,成交52万手,持仓67459手,收涨18点,增仓20968手;609合约,开盘1301,高点1323,低点1296,收盘1323,成交57万手,持仓97037,收涨22点,增仓5490手。从本周交易数据来看,玉米市场表现的尤其强劲。但从国际市场来看,对国内期市价格继续反弹将会起到抑制作用。美国农业部本周五月度报告下调了美国2005-06年度玉米出口预估,调增玉米年终结转库存预估。玉米出口由11月份的2000百万蒲式耳调减为1900百万蒲式耳,结转库存由2319百万蒲式耳调增为2419百万蒲式耳,美国玉米近期的巨大供应量仍将限制期价的上行空间,这必将影响到我国国内玉米期价的进一步回升。
    五、后市玉米价格整体有望趋向稳定,但局部振荡下跌仍不可避免。
    近段时期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局部反弹回暖现象,特别是跌势较为明显的关内及销区部分地区开始小幅反弹,如目前山东青岛地区新玉米进厂价1180元/吨,较高收购价1210元/吨-1220元/吨,较上周末价格每吨上涨了10元。上海二等新玉米到站价1260元/吨左右,一等新玉米到站价1280元/吨,每吨上扬了10元左右。广西南宁河北新玉米站台价1340元/吨-1350元/吨,每吨上扬了10-20元,水分含量均在15%以内。但近日部分市场又出现了新的价格下跌。山东玉米价格近期再现新低,德州在农民手中直接收购价由上周的1080元/吨,降至现在的1060元/吨,再跌20元/吨,贸易商站台收购价降至1100元/吨,淀粉企业到厂价仍在1140元/吨。河北玉米价格稳中有降且发运数量有限。中部石家庄15%含水中等新玉米站台收购价格现集中于1070-1080元/吨,南部邯郸收购价最高为1090元/吨,较本周一跌幅最高10元吨。南方地区玉米需求总体低迷,关内玉米外销利润有限,加之铁路运输请车难度和费用较高,贸易商装运积极性受到抑制,目前河北南部地区玉米外运以空车配货方式为主。河南省部分粮库已暂停收购玉米,由于饲料销售疲软,饲料厂也减少了收购数量。估计后市玉米价格整体有望趋向稳定,但局部振荡下跌仍不可避免。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8034-1.html

标签:农机 形成 涨势 后市 回暖 近期

上一篇:多空因素并存 国内玉米市场涨跌两难
下一篇:化肥冬储旺季不旺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