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份,国内小麦市场基本面变化不大,购销市场较为平淡,预计年内小麦价格整体仍将保持平稳趋弱走势。
10月至11月份,国内小麦主产区农户忙于秋收秋播无暇出售小麦,小麦售量下降,制粉企业只得将采购重点转向粮食收储企业,导致主产区小麦出库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出库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山东、河南地区收储企业的小麦入库价加上收储费等费用后,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能顺价销售,因此收储企业小麦出库积极性不高,虽然出库数量相对前期有所增加,但仍保持相对较低水平。
一是主产区农户前期惜售,秋收秋播结束后出售量将逐步增加。由于今年国内小麦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0%左右,但农资价格的上涨使得种植成本提高了20%,目前市场价格没有达到农民心理预期价位,导致农户惜售心理仍然较强。据统计,目前主产省农户手中的存粮超过五成,在收储企业停止收购以后,这些小麦除了农户留存口粮外,主要由制粉企业收购,庞大的小麦供应量将对价格产生抑制作用。另外到10月底国内主产区的秋冬种工作基本结束,农户出售量已经有所增加,市场供应紧张状况得到一定缓解,11月上旬小麦价格趋于稳定,但是一旦后期农户存粮陆续供应上市,小麦价格将走低。
二是前期储备粮抛售较少,后期抛售压力增大。今年上半年国家粮食局曾通知要求各级粮食部门特别是小麦主产区的粮食部门,适当控制库存陈粮的销售节奏,同时要求在新小麦上市前后,停止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的集中拍卖活动。因此目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库存数量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库存压力比较大,后期关内地区储备轮出将逐步增大,成为打压粮价的另一个潜在因素。11月初河南举办了中央储备进口小麦和超储小麦竞价销售会,虽然此次交易会普麦成交量不大,没有造成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拍卖会后价格也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在储备麦拍卖之前,市场价格已出现先行下跌,说明储备小麦轮出对市场造成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11月中下旬各地陆续举办陈粮竞价销售活动,其中18日黑龙江竞价销售了2.3万吨库存小麦,成交均价为1157元/吨;30日山东粮油交易中心计划销售7.5万吨储备小麦。预计后期储备麦的抛售压力越来越大。
三是目前2006/2007年度冬小麦已播种完成,预计播种面积略有增加。10月上旬主产区出现持续降雨延误了秋收,使得冬小麦的秋播进度受到影响,河南、山东等地播种进度延缓了一周左右。但10月中下旬天气转好,小麦播种加快,到10月下旬大部分主产区都在适播期内完成了冬小麦的播种工作。农业部预计今年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与去年同比持平或略增。其中河南、山东、山西和云南等省的播种面积增加,其他省的播种面积与去年大体持平。据气象部门预测,11月上旬华北黄淮大部分冬麦区气温偏高,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出苗和分蘖生长。目前冬小麦生长状况良好,为明年丰产打下了较好基础。如果后期产区天气状况基本正常,冬小麦长势良好,产量有可能略有增加。
四是今年国内面粉需求较为平稳,总体表现为旺季不旺,淡季较淡特点。目前关内地区制粉企业开工率不太理想,大型面粉企业的开工率较高,能够达到七至八成,而中小型面粉加工厂面临较大出货压力,开工率只有五至六成。同时受小麦上市供应量增加影响,制粉企业小麦库存量较低,一般保持在15-20天左右,并采用随用随购的采购策略,这主要是企业对小麦后市持观望心理。预计临近元旦春节内国内小麦需求会出现季节性增加,但增加幅度不会很大。
五是今年小麦进口量有所下降,但近两年累计进口量仍较大。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口小麦16万吨,较9月份8.2万吨的进口量增长95.1%,今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338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43.7%。但近两年累计进口总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补充储备,致使国内小麦库存较为充裕。
除了上述利空因素之外,国内小麦市场也存在一些支撑价格上涨的因素。
一是今年小麦继续增产,产需缺口缩小,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格局。虽然今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到9600万吨,较去年增长5%,但进口量比上年度大幅减少,预计进口量为300万吨。而国内小麦消费比较稳定,本年度预计为1.04亿吨,当年小麦新增供给量仍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量,本年度我国小麦库存连续第六年出现下降。国内小麦供需偏紧格局决定了小麦价格难以大幅下跌。
二是政策支持有助小麦价格稳定。11月8日辽宁储备粮公司招标采购10万吨储备小麦、11月10日河北又举行交易会采购40万吨小麦,用来补充省内储备,这些储备采购都清楚地表明政府意图稳定目前小麦市场价格。发改委近日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对农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此将进一步加大对主产区农户种植及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以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由于国内小麦面粉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年内小麦价格将主要面临产区农户及粮食收储企业抛售的潜在压力,一旦后市供应增加势必打压小麦价格。而在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及利好政策托市的背景下,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下跌,仍将保持整体平稳。后期需要继续关注储备小麦轮出以及冬小麦生长期天气状况。
10月至11月份,国内小麦主产区农户忙于秋收秋播无暇出售小麦,小麦售量下降,制粉企业只得将采购重点转向粮食收储企业,导致主产区小麦出库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出库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山东、河南地区收储企业的小麦入库价加上收储费等费用后,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能顺价销售,因此收储企业小麦出库积极性不高,虽然出库数量相对前期有所增加,但仍保持相对较低水平。
一是主产区农户前期惜售,秋收秋播结束后出售量将逐步增加。由于今年国内小麦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0%左右,但农资价格的上涨使得种植成本提高了20%,目前市场价格没有达到农民心理预期价位,导致农户惜售心理仍然较强。据统计,目前主产省农户手中的存粮超过五成,在收储企业停止收购以后,这些小麦除了农户留存口粮外,主要由制粉企业收购,庞大的小麦供应量将对价格产生抑制作用。另外到10月底国内主产区的秋冬种工作基本结束,农户出售量已经有所增加,市场供应紧张状况得到一定缓解,11月上旬小麦价格趋于稳定,但是一旦后期农户存粮陆续供应上市,小麦价格将走低。
二是前期储备粮抛售较少,后期抛售压力增大。今年上半年国家粮食局曾通知要求各级粮食部门特别是小麦主产区的粮食部门,适当控制库存陈粮的销售节奏,同时要求在新小麦上市前后,停止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的集中拍卖活动。因此目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库存数量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库存压力比较大,后期关内地区储备轮出将逐步增大,成为打压粮价的另一个潜在因素。11月初河南举办了中央储备进口小麦和超储小麦竞价销售会,虽然此次交易会普麦成交量不大,没有造成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拍卖会后价格也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在储备麦拍卖之前,市场价格已出现先行下跌,说明储备小麦轮出对市场造成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11月中下旬各地陆续举办陈粮竞价销售活动,其中18日黑龙江竞价销售了2.3万吨库存小麦,成交均价为1157元/吨;30日山东粮油交易中心计划销售7.5万吨储备小麦。预计后期储备麦的抛售压力越来越大。
三是目前2006/2007年度冬小麦已播种完成,预计播种面积略有增加。10月上旬主产区出现持续降雨延误了秋收,使得冬小麦的秋播进度受到影响,河南、山东等地播种进度延缓了一周左右。但10月中下旬天气转好,小麦播种加快,到10月下旬大部分主产区都在适播期内完成了冬小麦的播种工作。农业部预计今年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与去年同比持平或略增。其中河南、山东、山西和云南等省的播种面积增加,其他省的播种面积与去年大体持平。据气象部门预测,11月上旬华北黄淮大部分冬麦区气温偏高,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出苗和分蘖生长。目前冬小麦生长状况良好,为明年丰产打下了较好基础。如果后期产区天气状况基本正常,冬小麦长势良好,产量有可能略有增加。
四是今年国内面粉需求较为平稳,总体表现为旺季不旺,淡季较淡特点。目前关内地区制粉企业开工率不太理想,大型面粉企业的开工率较高,能够达到七至八成,而中小型面粉加工厂面临较大出货压力,开工率只有五至六成。同时受小麦上市供应量增加影响,制粉企业小麦库存量较低,一般保持在15-20天左右,并采用随用随购的采购策略,这主要是企业对小麦后市持观望心理。预计临近元旦春节内国内小麦需求会出现季节性增加,但增加幅度不会很大。
五是今年小麦进口量有所下降,但近两年累计进口量仍较大。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口小麦16万吨,较9月份8.2万吨的进口量增长95.1%,今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338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43.7%。但近两年累计进口总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补充储备,致使国内小麦库存较为充裕。
除了上述利空因素之外,国内小麦市场也存在一些支撑价格上涨的因素。
一是今年小麦继续增产,产需缺口缩小,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格局。虽然今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到9600万吨,较去年增长5%,但进口量比上年度大幅减少,预计进口量为300万吨。而国内小麦消费比较稳定,本年度预计为1.04亿吨,当年小麦新增供给量仍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量,本年度我国小麦库存连续第六年出现下降。国内小麦供需偏紧格局决定了小麦价格难以大幅下跌。
二是政策支持有助小麦价格稳定。11月8日辽宁储备粮公司招标采购10万吨储备小麦、11月10日河北又举行交易会采购40万吨小麦,用来补充省内储备,这些储备采购都清楚地表明政府意图稳定目前小麦市场价格。发改委近日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对农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此将进一步加大对主产区农户种植及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以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由于国内小麦面粉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年内小麦价格将主要面临产区农户及粮食收储企业抛售的潜在压力,一旦后市供应增加势必打压小麦价格。而在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及利好政策托市的背景下,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下跌,仍将保持整体平稳。后期需要继续关注储备小麦轮出以及冬小麦生长期天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