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元旦,国内稻米市场行情依然值得关注,不论是谷价还是米价却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市场价格涨跌互现,根据统计,截止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状况如下:
稻谷价格稳中涨跌互现: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三等稻谷收购价格1760-1780元/吨,佳木斯地区二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720-1740元/吨,保持稳定;吉林三等稻谷收购价为1840-1860元/吨,持稳;江西三等晚稻收购价为1420-1430元/吨,提升10-20元/吨,优质晚稻品种收购价为1620-1830元/吨;安徽中部地区中、晚稻收购价为1340-1460元/吨,国有粮库收购价为1440-1470元/吨,陈稻出库价为1460-1500元/吨,东部地区2005年产中等杂交稻市场收购价为1400-1420元/吨,国有粮食企业挂牌收购价为1440元/吨,持稳;福建地区中等杂交稻谷到站价1520-1560元/吨,中部地区晚稻收购价为1400-1420元/吨;江苏北部2005年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880元/吨,下跌20元/吨;湖北中等地区中稻收购价为1440元/吨,农村收购价为1340-1370元/吨,持稳。
大米价格略有涨跌: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米出厂价为2680元/吨,吉林地区中等新米出厂价为2800元/吨,提升20元/吨。广州地区湖南产中等早米批发价格为2160元/吨,上扬10元/吨,中等杂交米(长粒)批发价2440元/吨,上涨20元/吨,短粒为2300元/吨;江苏姜堰、兴化市场中等粳米批发价为2760-2780元/吨,下跌20元/吨;湖北地区糯米价格为2740-2780元/吨,持稳。
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促进动力仍来源于国有粮食企业的补库,虽然临近计划结束,但局部地区的轮储仍继续推动价格走强,而节日临近,国内米价却表现平平,市场需求旺季不旺,未能带动米价有效回升,米厂的采购热情依然不高,开工率较低,谷米价格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市场风险逐步显现,具体分析如下:
质优粳稻供应相对不足,粳稻需求可能出现需求低潮
今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国内大部分粳稻主产区的稻谷品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收购前期,市场各经营主体心理博弈现象较为明显,农民惜售与企业观望心理并存,随着收购进度的不断加快,市场价格逐步趋于各市场主体均可以接受的均衡价位,在该价格水平上,农民惜售心理较弱,而企业按质收购也相对积极,由于2005年质量偏好的粳稻市场有效供应量较上年有显的下降,预计后期质优稻谷供应将出现偏紧的局面,质量偏差的粳稻市场供应压力将加大。可能在短时间出现暂时需求低潮。
南方粳稻收购进度放缓,市场促进动力减弱
近期,南方粳稻收购进度明显放慢,一方面,收储任务基本完成。据悉,目前江苏地区国有粮库轮进储备计划已完成了85-90%左右,预计12月末收储任务将会结束,由于前期国库补库数量占总收购量的比例较大,因此随着轮进储备计划的结束,短期南方粳稻收购市场将出现短暂的空白期,进度也呈现一定幅度的降低。另一方面,符合收购标准的粳稻数量趋少。由于南方粳稻受灾程度偏重,不论是仓储企业还是加工企业均加强了对稻谷收购质量的控制,前期收购的大部分稻谷基本上是按质论价,预计后期可供企业收购的、质量偏好的粳稻数量会越来越少,进度自然也将有所放缓。
短期粳米供应量增幅有限,市场行情具备一定上涨条件
目前,国内粳米市场供应量依然不大,短期内很难有放大可能,目前相当一部分米厂的稻谷库存偏低,受前期粳稻市场价格强势上扬的影响,一些中型大米加工企业处于风险的考虑,在采购原料方面较为谨慎,其稻谷库存相对薄弱,基本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存的市场策略,偏低的库存决定近期其粳米供应量增幅相对有限。供应数量增幅有限,这对市场行情将起利好效应,价格具备一定条件的上涨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节日在不断的临近,但大米需求市场仍未完全启动,可见供应虽为价格上涨提供可能,但市场需求表现不佳,价格的有效上涨却很难形成。
谷米价格差异依然较大,市场风险正在逐步显现在国有粮库集中补库需求的强有利拉动下,国内粳稻市场继续强势攀升的势头,同时受整体需求相对不旺的影响下,大部地区粳米价格难有明显的上涨,稻谷与大米的价差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很多米厂已主动降低了开工率和放缓了稻谷的收购进度,在大米与稻谷之间价差问题没有得到较好扭转的情况下,大米加工企业很难保持较为积极的收购心理,另外较多的国有粮库粳稻轮进时间均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若政策补库暂告段落的话,后期国内粳稻市场将呈现出短期的供需失衡较为严重的现象,目前该市场风险正在逐步显现。
由此来看,后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波动将有所加大,这主要表现在粳稻米市场,短期来看,国内粳稻市场行情仍将保持强劲势头,价格回落意愿不强,局部价格仍有走高可能,尤其是随着年底的接近,南方粳米需求的稳步增长与东北铁路运输的日益趋紧将同步作用于市场,中期来看,国内粳稻价格将可能高位回归。
稻谷价格稳中涨跌互现: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三等稻谷收购价格1760-1780元/吨,佳木斯地区二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720-1740元/吨,保持稳定;吉林三等稻谷收购价为1840-1860元/吨,持稳;江西三等晚稻收购价为1420-1430元/吨,提升10-20元/吨,优质晚稻品种收购价为1620-1830元/吨;安徽中部地区中、晚稻收购价为1340-1460元/吨,国有粮库收购价为1440-1470元/吨,陈稻出库价为1460-1500元/吨,东部地区2005年产中等杂交稻市场收购价为1400-1420元/吨,国有粮食企业挂牌收购价为1440元/吨,持稳;福建地区中等杂交稻谷到站价1520-1560元/吨,中部地区晚稻收购价为1400-1420元/吨;江苏北部2005年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880元/吨,下跌20元/吨;湖北中等地区中稻收购价为1440元/吨,农村收购价为1340-1370元/吨,持稳。
大米价格略有涨跌: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米出厂价为2680元/吨,吉林地区中等新米出厂价为2800元/吨,提升20元/吨。广州地区湖南产中等早米批发价格为2160元/吨,上扬10元/吨,中等杂交米(长粒)批发价2440元/吨,上涨20元/吨,短粒为2300元/吨;江苏姜堰、兴化市场中等粳米批发价为2760-2780元/吨,下跌20元/吨;湖北地区糯米价格为2740-2780元/吨,持稳。
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促进动力仍来源于国有粮食企业的补库,虽然临近计划结束,但局部地区的轮储仍继续推动价格走强,而节日临近,国内米价却表现平平,市场需求旺季不旺,未能带动米价有效回升,米厂的采购热情依然不高,开工率较低,谷米价格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市场风险逐步显现,具体分析如下:
质优粳稻供应相对不足,粳稻需求可能出现需求低潮
今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国内大部分粳稻主产区的稻谷品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收购前期,市场各经营主体心理博弈现象较为明显,农民惜售与企业观望心理并存,随着收购进度的不断加快,市场价格逐步趋于各市场主体均可以接受的均衡价位,在该价格水平上,农民惜售心理较弱,而企业按质收购也相对积极,由于2005年质量偏好的粳稻市场有效供应量较上年有显的下降,预计后期质优稻谷供应将出现偏紧的局面,质量偏差的粳稻市场供应压力将加大。可能在短时间出现暂时需求低潮。
南方粳稻收购进度放缓,市场促进动力减弱
近期,南方粳稻收购进度明显放慢,一方面,收储任务基本完成。据悉,目前江苏地区国有粮库轮进储备计划已完成了85-90%左右,预计12月末收储任务将会结束,由于前期国库补库数量占总收购量的比例较大,因此随着轮进储备计划的结束,短期南方粳稻收购市场将出现短暂的空白期,进度也呈现一定幅度的降低。另一方面,符合收购标准的粳稻数量趋少。由于南方粳稻受灾程度偏重,不论是仓储企业还是加工企业均加强了对稻谷收购质量的控制,前期收购的大部分稻谷基本上是按质论价,预计后期可供企业收购的、质量偏好的粳稻数量会越来越少,进度自然也将有所放缓。
短期粳米供应量增幅有限,市场行情具备一定上涨条件
目前,国内粳米市场供应量依然不大,短期内很难有放大可能,目前相当一部分米厂的稻谷库存偏低,受前期粳稻市场价格强势上扬的影响,一些中型大米加工企业处于风险的考虑,在采购原料方面较为谨慎,其稻谷库存相对薄弱,基本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存的市场策略,偏低的库存决定近期其粳米供应量增幅相对有限。供应数量增幅有限,这对市场行情将起利好效应,价格具备一定条件的上涨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节日在不断的临近,但大米需求市场仍未完全启动,可见供应虽为价格上涨提供可能,但市场需求表现不佳,价格的有效上涨却很难形成。
谷米价格差异依然较大,市场风险正在逐步显现在国有粮库集中补库需求的强有利拉动下,国内粳稻市场继续强势攀升的势头,同时受整体需求相对不旺的影响下,大部地区粳米价格难有明显的上涨,稻谷与大米的价差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很多米厂已主动降低了开工率和放缓了稻谷的收购进度,在大米与稻谷之间价差问题没有得到较好扭转的情况下,大米加工企业很难保持较为积极的收购心理,另外较多的国有粮库粳稻轮进时间均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若政策补库暂告段落的话,后期国内粳稻市场将呈现出短期的供需失衡较为严重的现象,目前该市场风险正在逐步显现。
由此来看,后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波动将有所加大,这主要表现在粳稻米市场,短期来看,国内粳稻市场行情仍将保持强劲势头,价格回落意愿不强,局部价格仍有走高可能,尤其是随着年底的接近,南方粳米需求的稳步增长与东北铁路运输的日益趋紧将同步作用于市场,中期来看,国内粳稻价格将可能高位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