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城调队消费价格处提供的数据表明,11月,甘肃省化肥价格同比上涨14.4%,1-11月,化肥价格累计上涨14.3%,全年基本处于两位数增长的格局。有关人士表示,化肥价格居高不下很可能影响明年春耕备耕工作。
政府限价,反而推动化肥卖高价近年来,我国一直对尿素等主要农资实行限价管制,目的是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稳定化肥市场的规定,明确对化肥批发、零售环节实行进销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价控制,同时政府拿出专项财政资金补贴农资生产企业,并给予税收、用电、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这些政策的收效并不大,反倒助长了今年化肥价格的上涨势头。
业界认为,国家不断出台限价政策,化肥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或减产或转而出口,国内市场因货紧而价扬;流通经营者不敢存肥购肥,持币观望;农民依赖国家的限价政策,也不积极购肥,直到用肥时节紧张时才去购买,买的反而都是高价肥。
2005年,我省化肥价格比上年上涨近15.0%,达到了近10年的次高位(2004年为15.3%)。
农业部的数字表明:农资涨价使农民增加生产费用390亿元,粮食平均每亩费用投入比上一年增加20元-40元,部分抵消了粮食直补等扶持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成本推动,化肥价格一路走高去年以来,国内煤炭及电力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运力紧张,造成化肥和农膜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是化肥价格大幅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国外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价格也持续大幅上涨,并维持在每吨200美元以上的高位,最高突破过250美元,这种生产成本推动农资价格上扬的趋势,相当一段时期内将难以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化肥企业很难保持低价位运行。
2004年以来,国内化肥生产企业纷纷以原材料、燃料、运输价格的不断上涨为由,请求政府提高最高限价。于是,从2004年12月1日起,有关方面将尿素价格最高限价由1400元/吨提高到1500元/吨,上浮幅度为10%。
此举进一步加快了化肥涨价速度。
经销商坐庄,流通环节有点乱业界目前有一种认识:由于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当前化肥营销渠道有许多为经销商所控制,这些人就好像股市中的“庄家”一样,左右化肥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目前,大多数生产厂家取消了往年的赊销方式,普遍采取现金结算或提高预交款比例,受储备金限制,化肥储备数量受到很大限制。一些销售商乘机调用大量资金,在销售旺季囤积化肥,同时向农民散布化肥将会继续涨价的消息,借以进一步推高价格,控制农民的购买行为,从中牟利。于是,在化肥销售市场有时竟会出现“淡季”价格高于“旺季”的不正常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农资商品的“淡储旺供”工作。
需求拉动,价格涨势难以逆转近年来,国家接连出台粮食直补及取消农业税等政策,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粮食生产的扩大拉动了化肥等农资的需求。据有关方面测算,粮食播种面积上升1%,增加化肥需求约300万吨。去年农资价格的高位运行使得很多农户持观望心理,延迟购买,导致2005年春播备耕时期农资需求过于集中,农资价格再度上涨。有关人士担忧,化肥涨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很可能增加农民负担,伤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