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未来农机“热点”将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006-01-12   来源:中国农业网   

     当前,企业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了解国内外的市场经营观念和用户需求现状,把用户的需求体现在产品的性能之中。与此同时,还要把握好国家政策的优惠性,通过调查同行业主要竞争者的经营策略,细化市场、细分用户,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换代升级,增加对用户的吸引力,抓住产品的“空白点”,不断在竞争中发展自己。
     未来农机“热点”将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把握政策机遇
     2006年开始,我国免征农业税,同时,国家将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视。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调动和保护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农机工业技术进步,加快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我国农机企业要重点发展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的同步。
     传统农机市场需求增加
     国内农机市场面临新一轮农机周期更换,特别是大中型农机将批量淘汰更新换代。在补贴驱动效应下,我国各地均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农机市场得到长效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农机产品的实用价值和营利观念已成为用户更新设备的原则,品牌、外形、质量、服务等综合性能将成为用户的首选。这就要求农机生产企业必须抓住用户的需求意识和市场走向,积极研发与推广能够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产品。
     功率需求多极分化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各地用户对农机功率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复式作业和工作效率的需要,市场对大中马力的农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中功率农机在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精细农业的发展,一些小型的专用农机产品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一些企业为此进行转型。
     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农机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谋求快速发展的根基。未来的竞争实际上也是竞争能力的比拼,我国目前仅有30%左右的农机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其余70%左右的产品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这就需要我国农机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同时,瞄准国际行业走向,以提高技术水平为重点,以产品成套为目标,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标准,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产品,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
     彩化、靓丽、新型
     据调查,目前的农机产品在不断强化功能、增加产品品种和科技含量的同时,对产品外观等也进行了优化。当前流行于市场上的福田欧豹、一拖世纪星、时风世纪超人等系列农机产品,以其靓丽的外形和可靠的质量闪亮登场,使农机用户爱不释手,而成为市场的“骄子”。
     绿色、节能、环保
     从政策面上讲,发展节能农机,是“十一五”的重点领域。发展节能型拖拉机,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从市场可以看出,用户对节能型的农机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机达到环保要求;二是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这一要求将直接主导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
     注重产品的信息化设计
     农机产品具有“人性”是21世纪农机产品的发展趋势。农机生产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应在农机智能化上下功夫。对信息技术、先进加工工艺在拖拉机产品上进行交流、探讨,实现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系统(RS),高精度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等与拖拉机产品的有机结合。
     以人机工程为设计原理
     用户的需求决定着产品的走向。生产企业要充分考虑机手的劳动强度,按照人机工程的原理,为用户提供优越的驾驶条件。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加大操作的舒适性;除方向操作控制外,农机系统内均能实现按钮操作。同时应加大控制系统的科技含量,使机手通过仪表装置就能随时了解农机的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从而使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7762-1.html

标签:农机 哪些 方面 现在 热点 未来

上一篇:今年全国农药需求将上升6%
下一篇:国内小麦市场节日需求旺季不再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