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过短暂的上涨行情后,由于受国内再次出现禽流感疫情,以及外盘大幅回落的影响,当前国内豆价逐步趋向稳定。根据市场统计显示,截止1月9日国内产区大豆价格总体稳定,其中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入厂价格在2540元/吨左右,佳木斯地区入厂价为2460元/吨,站台价2380-2400元/吨,集贤地区入厂价2450元/吨,牡丹江地区入厂价2480元/吨,齐齐哈尔站台价2420元/吨,海伦地区站台价2460元/吨。另据市场监测显示,近来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也持续稳定在2750元/吨左右。
目前随着节日的日益临近,市场对大豆类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另外处于对年后又将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的考虑,市场心态普遍谨慎。在这种心态影响下,大豆涨势渐消,市场也在多空因素交织下走势难定。
利空消息:
疫情忧患仍在 节前需求有限
由于禽流感的滞后影响,在节日临近的这段时间里,我国对大豆类产品需求的增长将极其有限。我们以2005年11月末大豆库存240万吨左右为基数,12月份进口大豆数量以200万吨来计算(根据市场监测,2005年12月份的进口数量预计为188万吨),截止2005年年底,我们统计到我国进口大豆库存仍保持在240万吨左右,而根据国内相关粮油机构对我国大豆压榨能力的初步统计,截止2005年末,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已经达到30万吨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2005年年底的这次上涨行情中,加上这期间少量用于压榨的国产豆,我国油厂的开工率应该不到30%,即市场需求并未因节日的到来而迅速放大。此外,卫生部9日通报,湖南省桂阳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这也必将会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担忧。
企业补库即将结束 粕价易跌难涨
在2005年底,随着大豆市场价格的回升,部分地区传出货源紧张的消息,导致豆粕价格迅速上涨。分析认为,货源紧张一方面有油厂继续保持低开工率,降低市场供应以支撑粕价的因素外,另一重要的因素在于,由于前期禽流感疫情影响较重,多数饲料企业库存水平偏低,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加上节日临近市场需求有所放大,绝大部分饲料企业开始进入市场补库,从而形成局部地区货源相对紧张的局面。但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随着时间进入2006年1月中旬,企业的补库行为将逐渐停止,市场需求也将随之下降。此外,我国在2005年12月底和2006年1月初又买入了至少10万吨1月船期的印度豆粕,价格为211-230美元/吨CFR,预计后市国内豆粕价格易跌难涨。
外盘逐步走低 反弹仍需寻题材
美盘大豆自突破600美分后就一直未能有新的突破,而随着近来南美天气逐步正常,价格开始大幅回调。由于目前南美大豆依旧处于种植期,其天气影响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影响,南美天气要想演变成市场炒作的实质性题材尚需时日。但从美国CFTC公布的CBOT大豆持仓变化来看,国际基金继续在CBOT大豆和豆粕期货和期权市场增持多单。据了解,截至1月3日的一周,商品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及期权上持有23,884手净多单,比一周前提高了5,137手。此外需要密切关注的是近来我国以及土耳其的禽流感疫情情况,谨防禽流感卷土重来。
利多消息:
豆油期货上市 利好影响尚需验证
2006年1月9日,豆油期货正式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豆油期货上市后,豆油和大豆、豆粕将形成更为完善的期货体系,为油脂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更完善的套期保值工具和很好的贸易平台。从豆油首日交易情况来看,豆油期货成交金额就达到了71.42亿元,活跃程度超过两年以来任何新上市品种。如果豆油期货能健康的发展,逐步发挥出其发现价格的功能,将不仅有利于活跃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有利于活跃整个大豆现货市场,为期现货市场提供长期利好支撑。
节日临近 油厂开始积极备货
2005年度大豆收购以来,以国产大豆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入库大豆数量很少,不足往年同期的十分之一,中小企业边收购边加工基本没有多少大豆库存,国内商品大豆、食品加工用大豆的收购数量也明显低于往年。目前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加上当前价格依然相对较低,东北当地油厂积极备货准备春节之用,东北地区大豆收购市场渐趋活跃。预计在节前东北大豆价格难以下跌。
大豆进口数量有所下降
禽流感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打压国内需求的同时,也促使国内对进口大豆的需求数量有所下降。根据最新的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检验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两周时间里,美国仅对我国装出不到34万吨的大豆,而同期南美大豆对我国的装运数量也大幅下降。从目前国内港口的船期预报来看,预计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将较2005年12月份进一步降低,在170万吨以下。进口数量的减少将能有效地缓解市场供应压力,此外当前进口豆价普遍维持在2700元/吨以上,也有助于维持国内豆价走势。
综合分析来看,目前国内市场利空压力并未改变,而禽流感疫情的再次传出,令市场难以把握后期走势,短期来看,在节前国内大豆价格将在外盘的带动下,小幅振荡运行。
目前随着节日的日益临近,市场对大豆类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另外处于对年后又将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的考虑,市场心态普遍谨慎。在这种心态影响下,大豆涨势渐消,市场也在多空因素交织下走势难定。
利空消息:
疫情忧患仍在 节前需求有限
由于禽流感的滞后影响,在节日临近的这段时间里,我国对大豆类产品需求的增长将极其有限。我们以2005年11月末大豆库存240万吨左右为基数,12月份进口大豆数量以200万吨来计算(根据市场监测,2005年12月份的进口数量预计为188万吨),截止2005年年底,我们统计到我国进口大豆库存仍保持在240万吨左右,而根据国内相关粮油机构对我国大豆压榨能力的初步统计,截止2005年末,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已经达到30万吨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2005年年底的这次上涨行情中,加上这期间少量用于压榨的国产豆,我国油厂的开工率应该不到30%,即市场需求并未因节日的到来而迅速放大。此外,卫生部9日通报,湖南省桂阳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这也必将会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担忧。
企业补库即将结束 粕价易跌难涨
在2005年底,随着大豆市场价格的回升,部分地区传出货源紧张的消息,导致豆粕价格迅速上涨。分析认为,货源紧张一方面有油厂继续保持低开工率,降低市场供应以支撑粕价的因素外,另一重要的因素在于,由于前期禽流感疫情影响较重,多数饲料企业库存水平偏低,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加上节日临近市场需求有所放大,绝大部分饲料企业开始进入市场补库,从而形成局部地区货源相对紧张的局面。但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随着时间进入2006年1月中旬,企业的补库行为将逐渐停止,市场需求也将随之下降。此外,我国在2005年12月底和2006年1月初又买入了至少10万吨1月船期的印度豆粕,价格为211-230美元/吨CFR,预计后市国内豆粕价格易跌难涨。
外盘逐步走低 反弹仍需寻题材
美盘大豆自突破600美分后就一直未能有新的突破,而随着近来南美天气逐步正常,价格开始大幅回调。由于目前南美大豆依旧处于种植期,其天气影响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影响,南美天气要想演变成市场炒作的实质性题材尚需时日。但从美国CFTC公布的CBOT大豆持仓变化来看,国际基金继续在CBOT大豆和豆粕期货和期权市场增持多单。据了解,截至1月3日的一周,商品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及期权上持有23,884手净多单,比一周前提高了5,137手。此外需要密切关注的是近来我国以及土耳其的禽流感疫情情况,谨防禽流感卷土重来。
利多消息:
豆油期货上市 利好影响尚需验证
2006年1月9日,豆油期货正式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豆油期货上市后,豆油和大豆、豆粕将形成更为完善的期货体系,为油脂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更完善的套期保值工具和很好的贸易平台。从豆油首日交易情况来看,豆油期货成交金额就达到了71.42亿元,活跃程度超过两年以来任何新上市品种。如果豆油期货能健康的发展,逐步发挥出其发现价格的功能,将不仅有利于活跃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有利于活跃整个大豆现货市场,为期现货市场提供长期利好支撑。
节日临近 油厂开始积极备货
2005年度大豆收购以来,以国产大豆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入库大豆数量很少,不足往年同期的十分之一,中小企业边收购边加工基本没有多少大豆库存,国内商品大豆、食品加工用大豆的收购数量也明显低于往年。目前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加上当前价格依然相对较低,东北当地油厂积极备货准备春节之用,东北地区大豆收购市场渐趋活跃。预计在节前东北大豆价格难以下跌。
大豆进口数量有所下降
禽流感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打压国内需求的同时,也促使国内对进口大豆的需求数量有所下降。根据最新的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检验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两周时间里,美国仅对我国装出不到34万吨的大豆,而同期南美大豆对我国的装运数量也大幅下降。从目前国内港口的船期预报来看,预计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将较2005年12月份进一步降低,在170万吨以下。进口数量的减少将能有效地缓解市场供应压力,此外当前进口豆价普遍维持在2700元/吨以上,也有助于维持国内豆价走势。
综合分析来看,目前国内市场利空压力并未改变,而禽流感疫情的再次传出,令市场难以把握后期走势,短期来看,在节前国内大豆价格将在外盘的带动下,小幅振荡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