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国内油脂市场有望走出宽幅震荡行情
2006-02-09   来源:中国农业网   

  前言
      2004年国内油脂行情随着外盘的回落而持续走低,2005年初外盘的大幅反弹也没能带动国内豆油和菜油真正的反弹,基本上呈现回落并持续低迷的态势,仅棕榈油跟随外盘大幅反弹,但3月份后又重归跌势,2005年底价格基本上回到2月初的低点,呈现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走势。2005年底,各油脂品种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而外盘的反弹震荡也给国内市场一定的支撑。经过两年的下跌,市场对2006年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本文将从供需的角度简要分析一下2005/2006年度油脂市场的大致走势。2005/2006年度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展望
      ◆预计2005/2006年度国内油籽产量稳中有降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较为紧缺的国家,受此限制,国产油籽的播种面积持续增长的空间不大,而单产的提升空间也不会很大,因此国产油籽的产量近些年来也难有大幅增长。预计2005/2006年度我国大豆产量为170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40万吨;我国花生产量预计为138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54万吨;预计棉籽产量为960万吨,较上一年度下降190万吨;葵花籽的产量预计为178万吨,较上一年度下降12万吨。
      ◆2005年国内油菜籽收购时间拉长
      2005年国内油菜籽收购价格在开秤以后小幅缓慢盘升,由于2004年菜籽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农民对2005年菜籽的收购价格仍抱有相当高的期望,但国内菜油、菜粕价格低迷,油厂也不愿意抬高收购价格,因此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收购僵持现象,农民惜售,油厂收购不积极,大多控制收购量以维持加工。由于农民的惜售情绪较为严重,因此各地油厂也不得不小幅提高收购价格,这种情况导致2005年国内油菜籽收购的进程持续时间较长。往年国内油菜籽收购基本上到9月份就结束,但2005年部分省市至年底农民或中间商仍有一定的菜籽库存。
      ◆预计2006年国内油菜籽产量仍将维持在1200万吨左右
      从总体上看,2005年国内油菜籽上市后收购价格不太理想,与农民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今年油菜籽的播种积极性。根据笔者的了解,今年部分省市的油菜籽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年前干旱的天气影响了播种,二是部分省份对农民种植小麦采取一定的补贴,也抑制了农民播种菜籽的积极性。但对于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油菜籽仍然是一种少有的经济作物,况且油菜籽存在种植成本相对低、易于田间管理等特点,因此预期2005年油菜籽播种面积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最终的产量还是要看天气而定,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油菜籽生长后期的天气尤为重要。如果2006年油菜籽生长时期天气较为正常,根据历史数据预计,2006年国内油菜籽产量依然维持在1200万吨左右。从总体上看,2005/2006年度国内油籽产量将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反映在植物油的产量上,2005/2006年度国内植物油的产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减产幅度有限。
      ◆预计2005/2006年度国内大豆进口总量可能达到2700万吨左右
      近两年大豆市场的弱势使国内不少贸易商以及部分大豆压榨厂逐渐退出市场,中型压榨厂受到的影响稍大,但这不一定会对国内总的大豆压榨能力产生多大影响,随着外资不断进入,国内大中型大豆压榨厂的压榨能力不但不会下滑,反而可能会上升,如果市场行情有所好转,开工率也会上升。据对国内大豆压榨能力的预计,2005/2006年度国内大豆进口总量将可能达到2700万吨左右,较上一年度增长4.6%。
      2004/2005年度我国进口了172.8万吨的豆油,美国农业部预计2005/2006年度我国豆油进口量将达到24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38.9%。当然,实际的进口量依然要根据国内外的行情而定。
      ◆预计2006年国内菜籽进口量为50万吨左右
      受国际油菜籽价格较高、国内菜籽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2001年以来国内菜籽的进口量逐步下滑,2005年进口量已经下滑到26万吨左右。菜籽进口下降并非国内对菜籽的需求减少,关键还是菜籽市场行情较为低迷,无法承受较高的进口价格。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国内大豆市场的快速发展打压了菜籽市场,大豆进口的大幅增长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菜籽的进口,而豆油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也导致了菜油消费需求的下降,这也是菜籽进口减少的一个原因。而目前国内大豆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估计国内菜籽进口也将在一段时间里维持较低的水平。基于预期2006年国内外油菜籽市场的形势有望略有好转,继续长期低迷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06年国内菜籽进口量为50万吨左右。
      ◆预计2006年国内菜油进口量为30万吨左右
      加入WTO以后,尽管国内菜油配额数量大幅增长,但国内菜油的实际进口量却不见太大的增长,加入WTO以来进口的最高年份2004年的进口量也只有35.3万吨,与每年的配额量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国内外行情的倒挂制约了菜油的进口;二是大豆和豆油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导致菜油进口的减少;三是随着豆油对传统菜油消费地区的渗透,打压了菜油的消费。当然前两个因素是影响菜油行情的主要因素。根据以往国内外市场的情况判断,近几年国内的油脂进口依然会以价格相对低的棕榈油和豆油为主,只要国际上菜油价格偏高,国内菜油的进口就很难大幅增长。预计2006年国内菜油进口量为30万吨左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7612-1.html

标签:农机 宽幅 震荡行情 走出 有望 油脂 市场 国内

上一篇: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分析及完善保障体系的建议
下一篇:国内豆油市场行情形势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