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以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持续走强,尤其是春节前最后一周开始,玉米期货的量仓猛增,在不断流入资金的推动下价格大幅上涨。本周一周二玉米总持仓继续增加,先后再增20268手和6324手。玉米已经成为国内期货市场最为活跃的品种之一。数据分析显示,玉米期货不仅已经夺得大商所的龙头宝座,而且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内期货市场的新霸主。
资金汹涌流入玉米期市
图1是大连商品交易所自2005年1月以来玉米、豆一和豆粕每周末持仓市值对照图,持仓市值按照各合约双向持仓和周末结算价计算。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商所的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数年的龙头品种豆一的持仓市值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而玉米期货的持仓市值则从去年12月初开始稳步递增,尤其是进入2006年后,玉米期货的持仓市值曲线陡直上升,显示场外资金正不断汹涌流入玉米期货市场。截止到2月24日,玉米期货的持仓市值已经达到121.83亿元,豆一期货的持仓市值则萎缩到71.65亿元,与其2005年以来最高时曾经达到201亿元的持仓市值相比,锐降了129.35亿元,资金确实在大规模流出大豆市场。
与资金大规模流出大豆期货市场形成对照的是,同属豆类期货的豆粕的持仓市值去年10月以来缓慢递增到去年6月底价格高点时的水平,截止2月24日达到77.64亿元。导致这一现象的,实际上是大豆压榨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由于豆粕的价格反映了垄断升水,因此相对来说,资金不仅没有流出豆粕市场,反而在禽流感的背景下缓慢增加。
相对于禽流感全球蔓延最厉害时的去年11月底,流出豆一的持仓资金达到4.52亿元(按照保证金比例为7%计算,下同),持仓市值损失了64.63亿元。而同期流入玉米期货市场的持仓资金为6.62亿元,持仓市值增加了94.63亿元,流入豆粕的持仓资金为2.15亿元,持仓市值增加了30.69亿元。由此可见,玉米期货已当仁不让地夺得了大商所的龙头宝座,从战略性资金介入的规模以及玉米基本面的长期趋势看,玉米期货年内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国内期货新霸主
玉米夺得大商所的龙头后,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全球生物能源的新一轮发展周期来到。此次生物能源的开发和推广热是在全球单位能耗已没有多大下降空间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通过节约能源所能够提供的缓冲空间相当小,对生物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并且需求呈现的是更加刚性的特点。
其次,禽流感导致全球肉类消费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禽肉消费量大大降低。在假设国内鸡肉消费量年均下降38.2%并且缺口由猪肉填补的情况下,国内玉米年消费量至少增加200-400万吨左右。
第三,玉米与铜、天胶火爆期间相比,玉米期货不仅有大资金的介入,而且因为投资门槛较低,也吸引了大量的散户资金的介入,统计数据也确实反映出这种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玉米每周的成交金额已从最低时不到24.09亿元递增到2月24日最新一周的588.28亿元,狂增了564.19亿元,仅比第一的沪铝少6.89亿元,相对于最低时,2月24日当周平均每天新增短线资金7.90亿元。而同期沪铜每周的成交金额则从最高时的1640.86亿元大幅萎缩到2月24日最新一周的393.95亿元,流失了1246.91亿元成交额,平均每天减少了249.38亿元的成交额,按照7%的保证金计算,相当于平均日内流失的短线资金为17.46亿元。而从资金逐利的特点看,很难排除原来沪铜市场的资金大规模转战玉米市场。截止到本周二,玉米期货持仓市值已增加到125.19亿元,资金确实在稳步流入。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速度,玉米期货必将成为国内期货市场的新霸主。
资金汹涌流入玉米期市
图1是大连商品交易所自2005年1月以来玉米、豆一和豆粕每周末持仓市值对照图,持仓市值按照各合约双向持仓和周末结算价计算。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商所的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数年的龙头品种豆一的持仓市值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而玉米期货的持仓市值则从去年12月初开始稳步递增,尤其是进入2006年后,玉米期货的持仓市值曲线陡直上升,显示场外资金正不断汹涌流入玉米期货市场。截止到2月24日,玉米期货的持仓市值已经达到121.83亿元,豆一期货的持仓市值则萎缩到71.65亿元,与其2005年以来最高时曾经达到201亿元的持仓市值相比,锐降了129.35亿元,资金确实在大规模流出大豆市场。
与资金大规模流出大豆期货市场形成对照的是,同属豆类期货的豆粕的持仓市值去年10月以来缓慢递增到去年6月底价格高点时的水平,截止2月24日达到77.64亿元。导致这一现象的,实际上是大豆压榨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由于豆粕的价格反映了垄断升水,因此相对来说,资金不仅没有流出豆粕市场,反而在禽流感的背景下缓慢增加。
相对于禽流感全球蔓延最厉害时的去年11月底,流出豆一的持仓资金达到4.52亿元(按照保证金比例为7%计算,下同),持仓市值损失了64.63亿元。而同期流入玉米期货市场的持仓资金为6.62亿元,持仓市值增加了94.63亿元,流入豆粕的持仓资金为2.15亿元,持仓市值增加了30.69亿元。由此可见,玉米期货已当仁不让地夺得了大商所的龙头宝座,从战略性资金介入的规模以及玉米基本面的长期趋势看,玉米期货年内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国内期货新霸主
玉米夺得大商所的龙头后,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全球生物能源的新一轮发展周期来到。此次生物能源的开发和推广热是在全球单位能耗已没有多大下降空间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通过节约能源所能够提供的缓冲空间相当小,对生物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并且需求呈现的是更加刚性的特点。
其次,禽流感导致全球肉类消费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禽肉消费量大大降低。在假设国内鸡肉消费量年均下降38.2%并且缺口由猪肉填补的情况下,国内玉米年消费量至少增加200-400万吨左右。
第三,玉米与铜、天胶火爆期间相比,玉米期货不仅有大资金的介入,而且因为投资门槛较低,也吸引了大量的散户资金的介入,统计数据也确实反映出这种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玉米每周的成交金额已从最低时不到24.09亿元递增到2月24日最新一周的588.28亿元,狂增了564.19亿元,仅比第一的沪铝少6.89亿元,相对于最低时,2月24日当周平均每天新增短线资金7.90亿元。而同期沪铜每周的成交金额则从最高时的1640.86亿元大幅萎缩到2月24日最新一周的393.95亿元,流失了1246.91亿元成交额,平均每天减少了249.38亿元的成交额,按照7%的保证金计算,相当于平均日内流失的短线资金为17.46亿元。而从资金逐利的特点看,很难排除原来沪铜市场的资金大规模转战玉米市场。截止到本周二,玉米期货持仓市值已增加到125.19亿元,资金确实在稳步流入。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速度,玉米期货必将成为国内期货市场的新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