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春耕在即,春耕的关键环节,少不了农资助阵。然而,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农资市场的表现却让人亦喜亦忧。一方面商家积极备货、市场转旺,另一方面在农资的质量、价格、新农资推广上却实难如人愿。现在新农村建设已被提为最重要的日程,但农资市场令人堪忧的现象何时才能不再?
现象一:生物农药推广受阻
我国农产品出口一再碰壁,很大程度上跟残留农药有关。就在我国农产品在2月底出口日本受限后,本想着农民会吸取教训,不会随意地沾高毒农药的边。没想到在一些地区的农资市场,很多农民照样购买高毒农药。
近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解到,在广东一些地方,甲胺磷、对硫磷等高毒有机磷农药十分热销,甚至有个别农资店依然在销售国家禁用农药品种。相反,出售毒性低、安全性高的生物农药的农资店数量却不多。清远市田龙农资公司总经理温国辉介绍说,前些年,农民大多施用甲胺磷等,仅他们公司一年销售甲胺磷就超过上百吨。近两年来,国家一再强调不施或少喷施高毒农药,而且也有不少生物农药进入农资市场,然而,由于农民的观念很难转变,其销量也一直不高。即便是目前,这些生物农药产品的使用比例也还达不到农药总量的五分之一。
农民观念落后、农药市场监管松懈是导致生物农药难以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引导农民走出“高毒农药威力大、显效快”的误区,为明年全面禁止使用相关高毒农药打好基础。同时,也应该引起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现象二:化肥市场转旺价格上扬
去年,中央制定了一些惠农政策,但由于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攀升,农民的负担甚至有所加重。今年春耕时节,农民的担忧并没有因为免交全部农业税而减少。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农民减负,各地农村都采取有关措施限制农资涨价。从2月1日起,内蒙古对化肥出厂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方式来加强化肥价格管理。在化肥市场监管上,对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从出厂到零售不能超过两个环节,对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或者用非法手段进行价格欺诈的违法行为,将依法严厉查处。这虽是保障农资价格稳定的一个掠影,却足以让农民看到减负的希望。
正当农民欣喜之时,近日,随着春耕大面积开始,肥料市场明显转旺,成交量也急剧增大,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趋势,肥料价格快速上涨。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是尿素,在山东、福建、广东、广西等市场涨幅每吨均在100元以上。专家认为,经销商趋同操作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建议相关部门早日采取措施解决,希望去年农资上涨的“悲剧”不再重演。
现象三:种子市场好销势难持久
时下,春耕备耕由南向北逐步展开,各地农村的农民开始争相选购良种。据记者了解,各地的种子市场都呈现出量多、质优、价稳的喜人局面。
日前,记者从江西省种子管理站获悉,全省已经准备好了4092.5万公斤的杂交水稻种子,与去年相比,今年杂交水稻种子的销售价格不会上涨,而且种子质量也明显好于往年。管理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种子的高品质、多数量和低价格,该省全力整顿种子市场,该站也提供了32个粮食主导品种供农民选择。
然而,并非各地农村都呈现喜人势头。在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的一家农业技术推广站就发生了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该站将自己繁育的水稻种子擅自装入印有“辽星1号”字样的包装袋进行出售,不仅侵犯了他人的专利,还欺骗了消费者,最终受到该区工商局的处罚。
从这一正一反的销售局面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关于国家一再制止农资掺假和农资涨价,有些地区配合得相当好,但仍有个别地区依然存在着制假现象,即便是当地工商部门及时发现、及时制止,然而,苏家屯区缺乏统一的售种系统,市场监管存在漏洞的事实却无法改变。(贾青芳)
春耕农资登场 市场有喜有忧
2006-03-27 来源:中国农业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7318-1.html
上一篇:澳大利亚AWB公司预计印度小麦需求将增长
下一篇:南方稻谷品种走势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