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福建的糖价保持在每吨5000元~5300元之间的高位,而去年这个时候白糖的价格才2800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白糖的价格确实上涨了近一倍”,福建中糖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业务部林经理日前向记者证实了关于糖价翻番的坊间传闻,他进而用“供求失衡”等原因为记者解开了糖价居高不下之谜。
糖价如脱缰之马
“干旱、种植面积减少导致甘蔗减产是糖价高烧不退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油价居高不下”,林经理如是分析了糖价如脱缰之马的两重因素。
“受天灾影响,海南本榨季产糖量比上榨季减少20.91万吨,减幅达到54.07%。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它一些地方。如,云南受干旱影响,产量较上榨季减少10-20万吨”,林经理说,除了天气因素外,全国食糖生产面积不断缩小也是食糖减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仅广东省一省种糖用地就萎缩了70%。
在食糖供给总量减少的同时,国内饼干、乳制品、罐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累计产量却以每年15%的增幅向上递增,而全国糖用量人均消费水平也以每年5%的速度刚性增长,食糖消费需求的剧增,进一步加剧了供求格局的失衡。
林经理称,我国2005-2006榨季产糖总量约950万吨,而食糖消费总量预计为1100万吨,供需差距约150万吨,“福建的供需矛盾比其它省更为明显,福建年产糖仅3.6万吨,而市场需求则高达30-35万吨,福建的产糖量仅及市场需求量的10%”,基于白糖这样一个供求局面,林经理预测今年福建糖价很可能会继续上扬。
白糖供求失衡的格局,不仅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还跟国际油价高烧不退息息相关。
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巴西为了规避国际油价不稳定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将大批甘蔗转而生产酒精燃料作为石油替代品。巴西中南部地区在这个新榨季里,将52.5%的甘蔗用于生产酒精,47.5%用于榨糖。“由于甘蔗大量用于生产酒精,此消彼长,国际市场白糖的供应也就变得日益短缺。供应一短缺,糖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林经理如是说。
开发白糖替代品
目前,糖价的大幅上涨,已经给下游的食品、饮料等相关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福清市凯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凯及福建福马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柯永开在电话中均为糖价的疯狂上涨叫苦不迭:“糖价上涨给我们增加了将近20%的成本,目前食品饮料竞争激烈,糖价上涨我们只能压缩自己的利润,倘若把上升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可能就会失去部分市场份额!”
为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国内食糖价格,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本月初发布公告表示,近期先安排加工储备原糖40万吨,择机投放市场。发改委和商务部试图从宏观调控层面上来抑制糖价飞涨,不过,这种调控能不能最终起到抑制成效还得打个问号。福建省物价局上门督查科科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话就说得很明白:“国家对糖价已经完全放开,其价格只能由市场自我调节”。由此看来,作为以白糖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不可能指望国家帮助解决糖价狂飙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要想从高糖价中解套,还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开发白糖替代品。要大量开发白糖的替代品以及低糖甚至无糖食品。从市场总体变化趋势看,人造糖和甜味剂等白糖替代品将被广泛用于点心、饮料、蜜饯等食品中,其中高果糖、玉米糖浆将挤占很大一部分白糖市场份额。眼下,不仅面包糕点商正越来越多的以果糖代替蔗糖,牛奶行业也都在计划开发低糖或无糖的产品。
二是利用期货风险管理工具。尽管白糖期货在国内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时间不长,市场容量不大,但是其价格发现功能已经开始显现,并与国际期货价格形成了很好的互动,白糖需求企业可以适当在期货市场做适量的保值,以缓解因白糖进一步上涨而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