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对近期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分析
2006-04-17   来源:中国农业网   

    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似乎一直在承受下行的压力,而CBOT大豆期价近期的破位下跌,也给国内市场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地区在几无成交之后,油厂的出货价格继续下跌,个别降幅达到了40~50元/吨。据汇易了解,当前各地饲料企业和经销商的备货和库存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多数大型油厂的豆粕预售合同已经订到4月中、下旬,因而基本没有太大的库存压力;另一方面,畜禽养殖仍在缓慢的恢复之中,部分地区生猪存栏量开始出现下降现象。由于4月份是上半年国内养殖业发展最为敏感的时期,再加上当前正处于美国大豆向南美大豆过渡的阶段,因而国际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变数。那么,4月份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将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又将会在什么样的区间内运行呢?具体分析如下:
    一、沿海大型油厂大量预售化解后期到货压力
    据汇易了解,自3月中、下旬以来,沿海地区油厂的豆粕订货量就开始明显放大,一部分油厂在库存销售完毕之后又超卖了约一周左右的量,据悉华东地区某大型油厂的预售合同已经签至4月下旬,个别已经签至5月上旬。这样,一方面化解了后期进口大豆集中到货的供应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减少豆粕价格下跌的幅度。据了解,油厂当前所卖出的豆粕库存并未全部发出,据有关市场统计,国内两家大型油脂集团未发货的豆粕数量达到20多万吨,而全国总计达到了40多万吨,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油厂调低价格将会不利于经销商的出货,换句话说,经销商近期的出货压力还是相对较大的。
    二、经销商豆粕备货数量呈现出地区间的差异
    近期以来,备货的多为中小饲料企业和经销商,当然地区间的备货形势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一部分饲料企业和经销商赌豆粕行情继续反弹,订货量较高,上周油厂的货源陆续抵达各销区,据悉4月7日在沿江各省内河码头,各油厂豆粕到货继续增加,在湖南各港口,各家油厂的到货量陆续达到了5800吨,而江西省各地仅江苏张家港地区一家油厂的到货量就接近2000吨;订货量较大使得这部分饲料企业和经销商“进退两难”,无论是油厂下调粕价还是在目前价位上继续订货,都会面临损失。但另一方面,山东和河南的经销商就相对较为理想,通道的货基本赶在行情下落前就出尽,加之当地油厂的库存水平也相对有限,因而当地市场整体供应压力相对不大。
    三 、进口豆、粕陆续到港,成本有望继续下降
    进入第二季度之后,国内进口大豆和进口豆粕将会陆续到货,将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成本和供应压力。4月份进口大豆的到货,部分港口已经有预报,比如广东地区可能有7、8条船,山东地区有8、9条船,都比3月份的实际到货量大,预计4月份进口大豆的整体到货量将会达到240万~260万吨。虽然市场大都预期4月份豆粕需求会好于3月份,但还是不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庞大的到货会使得国内的供应压力加大,据市场消息,4月份进口大豆的到港完税成本集中在2500~2550元/吨,按照当前5050元/吨的四级豆油价格来计算,豆粕平盈成本将为2100~2150元/吨。另外,进口豆粕也将陆续到港,华南地区4月中旬前后将有5万吨巴西豆粕以及2.7万吨印度豆粕靠岸,另外零散抵达的有3000~5000吨。
    四 、国内畜禽养殖仍将处于缓慢的恢复节奏中
  近期,国内畜禽养殖形势仍然在缓慢地恢复之中,据了解,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业继续处于大幅亏损的阶段,亏损集中在80~100元/头,偏高亏损在120~150元/头,但进入第二季度,国内生猪养殖业将进入存栏水平较高、且肉品库存急剧增加的阶段,因而可能会对饲料消耗起到某些支撑;另外,国内家禽养殖业需求继续疲弱,价格走势不佳,且不少家禽主产区还处于疫情困扰的时期;而且第二季度依然是禽流感疫情较为多发的季节,这也是市场中部分不太看好此阶段家禽养殖需求的重要原因所在。据悉,在疫病相对严重的地区,蛋鸡淘汰数量较多,致使部分地区蛋鸡存栏量和产蛋率也有所下降。
  五、CBOT豆价仍将向下寻求新的支撑区域
  3月底4月初,CBOT大豆期价最终向下突破并非市场前期所担忧的禽流感疫情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不济所触发,而是美国农业部一纸报告所推动,其如此大规模提高美国新豆播种面积预估值完全超出了市场的预期,给市场带来强烈的利空冲击。另外,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的降雨也改善了今年作物播种的前景,更增添了市场上的看空气氛;不过据美国气象专家称,从长远来看,当地大部分地区的降墒依然面临短缺的风险,不同的长期天气预报显示,今年夏季将比往年干燥,因而进入4月份之后,要关注美国大豆市场对于天气题材的再一次炒作。而当前正是南美新豆大量上市的季节,部分市场人士甚至认为这是USDA故意打压价格的举措,以此令南美新豆在国际市场贱价出售,当然这也只是市场的猜测而已。
  综上所述,汇易认为,4月份国内豆粕现货仍将会以弱市行情示人,而相对低成本的进口大豆和进口豆粕的陆续到货,将会给国内继续带来供应上的利空压力,加上养殖业的恢复节奏依然缓慢。但是另一方面,油厂为缓解后期到货压力,提前大量预售豆粕合同,也造成了部分经销商目前承受着一定的出货压力,但也在一定时间内控制了豆粕价格下跌的空间,预计4月份豆粕价格运行区间将会介于2100~2150元/吨之间。另外,CBOT大豆期价的突然下挫给国内原本出现上涨苗头的豆粕市场浇了一盆凉水,因而需求一方(包括饲料企业和经销商)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期关注美国基金对于天气的进一步炒作、南美豆农的出货情况以及中国市场需求的变化。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7187-1.html

标签:农机 分析 现货市场 豆粕 国内 近期

上一篇:大豆价格跌势难改
下一篇:四大“因素”促使糖价最终将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