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豆市风云乍起
2006-05-10   来源:中国农业网   

  五一节前后,国内外豆类市场风云渐起,特别是本周二,国内豆类市场以远期合约为领头羊,放量上涨,标志着豆类市场反弹已经正式展开。

  其反弹力度虽然与黄金、原油、金属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但未来将爆发出来的潜在力量不可低估,甚至可能将演化成一波凶猛的牛市行情。这主要因为在过去两年多价格下跌过程中,市场积聚了巨大反弹能量;同时,基本面诸多潜在利多将支持后期价格稳步攀升。

  通胀预期提供资金支撑

  当前,因美元过度发行而导致的世界性通货膨胀苗头越来越明显,这已经引起了全球商品投资者的高度重视,黄金、油价、金属的暴涨已经对此作出了反映。豆类商品虽然本身供应宽裕,但也要受到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商品需求有两类,一类是众所周知的“消费需求”,比如大豆的食用和榨油需求;另一类是不引人注意的“投资需求”,也就是说,有的人购买大豆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保存下来以供高价出售。投资需求在商品常态环境中不会表现出来,但是一旦出现通货膨胀苗头,或者市场普遍预期这种商品价格会上涨,则“投资需求”会迅速增加。在现货市场上这表现为“囤积现象”,在期货市场则表现为基金大规模购买。“投资需求”一旦被激发,会迅速改变商品供求现状。2003至2004年的国内大豆牛市运动过程中,贸易商囤积就对牛市拓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工业品价格连续暴涨,已经吸引了大量场外资金进入商品市场,价廉物美的豆类市场已经吸引了这些资金目光。截至5月2日,CBOT市场上投机基金已经在具有工业题材的玉米和豆油上建立了21.17万手和6.6万手净多头寸,分别达到和接近历史最高持仓记录。同时,在五一期间,基金大量减持大豆空单,过去三周里已累计减少3.3万张之多,由上月的最高4.7万手减少到目前的不足万手。

  供求面向利多转化

  截至5月7日,美国大豆已经播种了18%,这低于去年同期和五年平均24%、19%的水平,这说明美国玉米播种顺利对大豆播种确实产生了影响。同期,美国玉米播种完成了70%。虽然上周初以及本周初玉米产区出现降水部分延缓了玉米播种,但由于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玉米仍是超过了过去五年的平均播种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验证市场对美国农业部后期将调减大豆播种面积的预期。

  事实上,由于播种效率高,无论对于玉米还是大豆来说,天气对播种影响都比较小,除非出现特别的涝灾,最为关键的是播种后大豆生长期天气变化。今年美国大豆主要产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非常大,从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干旱检测图上看,从去年冬季开始的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大平原地区的干旱正在向东北方向发展,也就是大豆主产区方向蔓延。降水预报图显示,5月13日至17日,爱荷华州南部和密苏里州交界处以及密苏里州的西北部,降水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近期天气预报也预测未来11至16天,一股高压将经过美国中部,会使中西部及大平原所有产区降雨量低于正常,而气温高于正常。国内东北大豆产区今年不仅种植面积出现大幅减少,而且东北以及华北地区已经出现比较明显旱象。北半球天气炒作是大豆市场每年必然进行的行情,即使美国产区最终产量正常,价格一般也要提前添加进一些升水。就目前市场情况看,在天气最终正常情况下,CBOT大豆价格上涨到700美分以上的可能非常大;而一旦美国真的出现较大规模干旱,则价格上涨高度则难以评估。

  本周二国内农产品市场集体走强,大豆、豆粕、玉米、小麦远期合约同时扩仓上行,这表明市场有增量资金介入,青马农产品期货综合指数(QMAI)也发出明显启稳上涨信号。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美国新豆进入播种生长期,面对诸如不利天气、大豆面积预期减少以及锈菌病等潜在利多题材,大豆市场上涨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只是由于支持价格上涨的实在题材仍没有真正出现,我们仍需要对大豆这一逐渐成型的价格火山爆发保持一份足够耐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7113-1.html

标签:农机 风云

上一篇:玉米启动中级涨势
下一篇:新形势下如派盆景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