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行情将依然弱势难改
2006-07-18   来源:中国农业网   

  进入今年以来,国内豆粕价格一直处于弱势行情,由于前两年国内养殖业利润颇丰,不少养殖户都得到了实惠,即便上年度遭遇禽流感、口蹄疫等多种疫情,但人们的养殖信心仍没有明显减退,不少养殖户都预测随着春季到来国内气温升高,禽流感等疫情将退却,届时由于养殖规模跟不上,国内畜禽产品需求可能趋于紧俏,于是,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量增扩栏养殖场的现象。

  从本年度国内压榨需求不减反增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国内养殖规模仍相当可观。不过,今年春季乃至夏初,国内外禽流感仍严重肆虐,各地养殖户经历长期的“抗争”,多因产品滞销、价格低迷而纷纷被迫提前淘汰鸡只和母猪等畜禽产品,受严峻形势影响,国内豆粕价格不断下滑,各相关油厂也曾经几度试图提升或稳定物价,但最终都无果而终,整体行情由最初的2500元/吨以上,一直下跌到近期的2000元/吨左右跌势才开始停顿。

  就今后国内豆粕走势而言,当前主产区黑龙江尚有150万吨以上大豆未出售,因豆粕销售迟缓,国内进口大豆库存量已经暴涨至330万吨,而豆粕市场需求依旧疲软,饲料厂反应饲料销量甚至不如6月份。

  由于前期种鸡、母猪被大量淘汰,存栏率的恢复还有一个过程,8月份上半月之前,豆粕终端需求难有大的起色。由于销售迟滞,近2-3周来,豆粕成交量一直不大,油厂库存压力普遍较大,根据我们的调查,天津地区豆粕库存5万多吨,北京4万多吨,秦皇岛5万多吨,山东地区油厂豆粕库存普遍在1.5-2万吨。

  过大的市场压力已经使国内外市场走势逐渐脱节,近来外盘强劲上涨态势并未启动国内豆粕上涨行情。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最新月度报告,将美国期末大豆做了较大调整,总体偏多,但是,所预测数据仍未步出“高库存”的范畴,而且,当前还未到大豆灌浆期,天气炒作也不连续,外盘行情能否出现大幅飚升行情还待进一步观察。

  预计,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仍难步出低迷行情,但是否就此认为豆粕在国内油脂油料市场的影响力将下降呢?笔者并不以为然,从下面的几点表现即可以体现出来:

  一,豆粕仍将成为国内大豆滞销的主要障碍。

  众所周知,豆粕占大豆产品近80%的市场份额,其销售疲软将会直接导致油厂资金周转困难,大豆库存积压。目前,因豆粕滞销已经造成国内市场大豆吞吐能力的下降,

  大部分油厂大豆压榨陷入亏损,从而不得不减少7、8月份进口大豆订购量,进而还可能影响到国际大豆市场消化进展。尽管进口大豆成本不断上涨,但在豆粕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国内大豆上涨空间仍比较有限。

  二、豆粕在粕产品市场的“领头军”作用依然不容置疑。

  本年度,国内市场适逢菜籽、棉籽双双大幅减产,因原料枯竭,各棉籽压榨厂纷纷提前停机,根据最新预测2006年中国油菜籽产量预计降至1220万吨,较去年下降6.5%,目前各地油厂菜粕生产量大大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随之,菜粕、棉粕供应逐渐形成缺口,饲料厂多选择以豆粕相替代,至今豆粕已经占据国内粕产品50%的市场份额。而近来豆粕价格降至2006年以来的低点,菜粕、棉粕与豆粕的比价关系已经严重失调,则为豆粕大量替代杂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受豆粕价格低迷的影响,当前菜粕、棉粕涨势已经放缓或停止上涨,如果后期豆粕价格仍不见起色,其冲击力仍不可低估,不仅会限制近期粕产品上涨空间,而且还可能给其它粕产品走势定调,削弱中长期涨势。

  三、低迷的豆粕行情将促进豆油价格上涨。
  
  当前国内豆粕价格深陷低迷,近来价格虽略有上涨,但上涨幅度有限,而且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提高较快,大豆压榨全面亏损,按当前南美大豆到港成本,油厂亏损幅度达到150-250元/吨,即使油厂前期到港的2500-2550元/吨的低成本大豆,压榨也已经亏损,因此,油厂提价补亏的愿望强烈,在豆粕价格上涨受限的情况下,油厂将极力提高豆油报价。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625-1.html

标签:农机 依然 弱势 市场行情 豆粕 国内 近期

上一篇:东北玉米市场局面依旧平静
下一篇:大豆市场一周点评:豆市行情持续外强内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