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国农业部2006年6月大豆市场监测信息
2006-07-20   来源:中国农业网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6年6月大豆市场监测信息。

  一、主产区旱情有所缓解,大豆生长总体较好

  进入5月,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旱情较为严重,对大豆播种和生长不利。6月下旬,华北、东北大部及内蒙西北部出现明显降水,旱情基本得到缓和或解除。目前东北、西北地区大豆生长处于三叶期,华北、黄淮处于播种出苗期。东北、西北地区要抓紧中耕、追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华北各地要抓住雨后的有利时机,抢墒夏播,并要及时查苗、补种,确保全苗。

  二、1-5月大豆和豆油进口平稳增长,豆粕进口大幅增加

  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进口大豆240.6万吨,同比增18.4%;出口大豆3.8万吨,减16.7%;进口豆油1.6万吨,减88.5%;出口豆油1.1万吨,大幅增加;进口豆粕5.2万吨,增3.5倍;出口豆粕0.5万吨,减91.3%。

  1-5月累计进口大豆1038.5万吨,同比增11.1%;出口大豆17.2万吨,减16.9%;进口豆油70.2万吨,增5.8%;出口豆油3.9万吨,增5.3倍;进口豆粕55万吨,增18.7倍;出口豆粕10万吨,减65.0%。

  三、国内大豆供给充足,豆油和豆粕供给有余

  预计2005/06年度(上年10月至当年9月),大豆新增供给与上年基本持平,总消费量继续增长,大豆新增供给略小于需求,但由于期初库存较大,大豆供给充足。

  预计2005/06年度,豆油新增供给增加,消费量继续增长,由于豆油消费量大于新增供给,期末库存有所下降,但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仍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供给有余。

  预计2005/06年度,豆粕新增供给比上年度增长,消费量继续增加,需求小于新增供给,期末库存略增,供给有余。

  四、全球大豆产量增加,期末库存达历史最高水平

  预计2006/07年度全球大豆产量2.22亿吨,比上年度增0.84%,其中美国减0.2%,巴西和阿根廷分别增0.54%和1.98%。全球大豆消费量2.19亿吨,比上年度增3.56%。产量大于求,库存继续增加。预计年度期末库存达到5752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6%,达历史最高水平。

  预计2006/07年度全球豆油产量为3464万吨,增2.7%;年度消费为3507万吨,增5.2%。产不足需,库存下降。全球豆粕产量为1.49亿吨,消费量为1.49亿吨,供求基本平衡,期末库存略减。

  五、上半年国际大豆价格低位震荡,豆粕价格走低

  上半年以来,全球大豆库存创历史新高,同时因禽流感疫情的影响,豆粕需求不旺,国际大豆价格存在较强的走低压力。但随着各国生物燃油发展,豆油需求增加,加上受锈菌病影响,巴西产量低于预期,国际大豆价格得到一定支撑。因此国际大豆价格年初以来低位震荡,豆粕价格小幅走低。6月22日,美国芝加哥交易所近期大豆合约收盘价214美元/吨,比年初跌2.8%,同比低19.7%;近期豆粕合约收盘价194美元/吨,比年初跌10.8%,同比低24.1%;近期豆油合约收盘价541美元/吨,比年初上涨6.7%,同比低3.0%。现货市场,6月20日,美国2号黄大豆墨西哥湾离岸价为233美元,比年初下跌了7.5%,比去年同期低17.6%。

  六、上半年国内大豆和豆粕价格低迷,进口与国产大豆价格持平

  3月份以来,进口大豆规模明显增大,同时主产区农户为筹备春耕资金加快销售步伐,国内大豆供给充裕,另一方面国内豆粕需求不旺,因此国产大豆价格稳中趋跌。6月20日,中等国产大豆油厂采购价,黑龙江每吨2327元,比年初跌4.9%,同比低14.1%;山东每吨2520元,比年初跌4.9%,同比低10.6%。

  上半年国内豆粕价格持续走低。6月20日,中等豆粕出厂价,辽宁每吨2040元、山东2110元、江苏2113元、广东2110元,比年初跌12-15%,同比低25%左右。

  6月下旬,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港税后价比当地国产大豆采购价每吨高20元左右,辽宁地区进口大豆到港税后价与国产大豆采购价持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589-1.html

标签:农机 信息 监测 大豆市场 农业部 中国

上一篇:吉林省上半年畜产品市场分析
下一篇:中国农业部2006年6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