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外普遍关注的测土配方工程最新进展是:汇总各省份名单,有239家复合肥企业成为配方肥认定生产企业。名单公布之时,业内随即发出一个疑问:配方肥认定生产企业本地化严重,品牌企业所占份额不足20%,测土配方工程是不是在排斥大企业?
应该说,疑问是有原因的。
从各省份认定企业名单看,目前复合肥行业一线品牌入选的不多,也就是十来个。业内对一线品牌的大致界定是:年产规模30万吨以上,在全国至少10个省份肥料市场有稳定占有率。而二线品牌从名单上看也不足30家。二线品牌一般指企业年产规模在20万吨上下,其品牌在企业所在地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在周边省份也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如果把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合起来,其在认定企业名单中所占份额不超过20%。
一个国家每年投入几十个亿而且还要持续投入下去的浩大工程,其核心产品认定生产企业却大多是业内名不见经传的区域性中小企业,这个反差令人侧目。而且目前各省份认定企业本地化十分严重。在22个已公布认定企业名单的省份中,有16个省份认定的全部是本地企业,其余6个省份认定企业中也只有一两家外地企业。其中,公布认定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河南,有25家,但仅4家是外地企业。
从目前情况看,各省份对定点生产企业的入选门槛定得普遍偏低,而且选定过程公开度不足。以辽宁省公示的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参加投标条件为例,企业注册资本要求500万元,年设计产能2万吨以上,年销售量仅5000吨以上。对于复合肥行业来说,这个门槛显然太低了。虽然还有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连续三年抽检合格率100%、无消费投诉等对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但除第一条外,后两条的可操作性明显不足。
据了解,虽然农业部门一度提出以招标方式选择定点生产企业,但真正实施招标的并不多。大多数省份以时间紧来不及招标为由,将招标改成了定向选择;少数实施了招标的省份,其招标通知范围也很有限。这是造成配方肥认定生产企业本地化严重、品牌企业所占份额严重偏低的表层因素。
另外,配方肥发展模式与目前复合肥行业发展趋势存在着差异,这是造成走在复合肥行业发展前列的诸多大型企业未能及时参与测土配方工程的根本原因。
配方肥提倡的是专用性,针对某一地区、某一作物品种的某种配方肥年用量可能仅有几千吨,这对于大企业来说,确实很不好处理。一家大企业如果中标两三个省份的配方肥生产,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生产线,而每一次调整的产量也许仅几千吨,甚至更少,产品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都比常规产品要有所增加。而且,农业部门还对配方肥销售价格有监控,要求不能高出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说到底,配方肥的专用性使大企业处于高射炮打蚊子的尴尬境地。
从以上分析看,说测土配方是在排斥大企业可能有失偏颇。但客观事实是,现阶段大企业与测土配方工程的结合的确不紧密。从宏观看,使原本已经日趋明朗的复合肥行业竞争,又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这可能会对全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至少会影响业内优势企业整合企业、整合市场、整合产品的进程。应该说,这对保障农业安全是十分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