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06年上半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综述
2006-08-02   来源:中国农业网   

  2006年7月18日,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邀请农机工业协会、农机流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南京农机化研究所、部分省农机管理部门、部分农机制造企业等近20个单位的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就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机化发展形势进行了会商分析,会议代表认为:2006年上半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化作业水平,特别是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国农机化发展的突出特点有六个方面:
  一、农机工业保持高速增长,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农机工业在连续三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1-5月份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533.6亿元,同比增长31.1%,增幅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位居第二,完成销售额522.8亿元,同比增长33.5%,完成利润总额25.7亿元,同比增长79.5%。
  1、田间作业机具快速增长。1-5月份,大中型拖拉机产量近10万台,同比增长58.3%。收获机械产量达17.5万台,增幅91.3%,其中联合收割机6.3万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达到5000台,超过上年全年产量。大中型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产品增幅位列机械行业首位。水稻插秧机产量近3万台,翻了一番。旋耕机、耕整机、保护性耕作机械等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2、小型拖拉机增速趋缓。1-5月份小型拖拉机同比增长2%,并呈逐月下降趋势,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优化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3、农用运输机械经过两年的下滑后,开始恢复性增长。1-5月份产量达到80.1万台,同比增长13.2%。
  4、履带拖拉机平稳增长。1-5月份产量约4000-4500台,主要销售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5、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拖拉机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占总产量的89.6%;联合收割机产量排名前8位的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小型拖拉机、旋耕机产量中,重点生产企业的份额也进一步加大。大型农机企业规模效益逐步显现,新产品逐渐向大型企业集中,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民族品牌产品发展加快,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6、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进一步改善。农机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明显提高,故障率降低。总体看,列入购机补贴目录的机具质量状况好于非补贴目录机具,大型、骨干农机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整体较好。产品售后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民满意度提高。
  二、农机市场需求强劲,购销两旺
  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农机市场呈现旺销态势,淡季不淡,农民购机热情高涨,产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从区域上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速快,不仅市场启动早,而且持续时间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新疆等省区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增长迅速,山东省上半年农机销售量增长近一倍。从品种上看,南方水稻主产省份的中型拖拉机、半喂入履带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耕整机,东北地区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水田机具,中部地区的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耕作机械,市场需求量大,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农业机械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1、国家“三农”政策推动,激活了农机市场。国家一系列扶持“三农”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补贴资金规模的逐年加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2、需求强劲,拉动了农机市场。一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农民对发展农机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二是多年来农民积累的潜在需求,在购机补贴政策的作用下快速释放。
  3、农业机械的更新加快。目前我国大中型拖拉机使用10年以上的超过20%,联合收割机使用8年以上的超过10%。由于跨区作业对农业机械的性能要求较高,农业机械更新期缩短。燃油的高价位使得使用高能耗的老旧机型很不划算。随着跨区作业的发展和燃油涨价的上涨,农机具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
  三、农机科技攻关和新技术试验示范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试验示范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十五”农机科技攻关的水稻插秧、玉米、油菜收获以及甘蔗、牧草生产等项目进展顺利,一些项目近期将交付验收。薯类种植和收获机械的研发和攻关取得新的成果,部分产品投入生产后反映良好。水稻育秧插秧技术示范、培训、推广在主产省全面铺开。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开发力度加大,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改造速度加快,产量翻番,质量进一步提高,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研发生产也取得进一步突破,预计今年玉米收获机械产量将达到7000台,其中山东省今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将达到15%。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配套机具研发取得新的进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从试验示范开始转向大范围示范推广阶段,发展速度加快,全国实施面积达到1040万亩,北京市从今年开始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牧草、油菜、茶叶收获机械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农业机械化生产稳步发展,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今年春耕季节北方遭遇干旱、南方接连阴雨,各级农机部门早动手、早安排,明确具体工作目标,落实措施,认真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春耕生产,充分发挥农机部门在抗旱救灾中的作用,打好了农机化生产开局第一仗。春耕期间,共检修农机具1200万台,完成机耕面积7.6亿亩,机耕水平达到48%,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完成机播面积4.07亿亩,机播水平达到33%,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完成机械浇地面积3.3亿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3亿亩。各地还大力宣传和推广机械化旱作节水、机械深松、设施农业等旱作技术,春耕期间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80万亩。
  “三夏”跨区机收会战取得圆满成功,为小麦丰产丰收做出了贡献。“三夏”期间,全国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8万台,比上年增加10%,完成小麦机收面积超过2.4亿亩,机收水平达到81%,比上年增加约2个百分点。收获进度加快,日最高收获面积达1600万亩,比上年增长近10%,全国小麦收获速度比上年快一天,个别省作业时间缩短了两天。农机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组织调度、信息服务、维修、供应及后勤服务工作,积极组织作业队开展为“军、烈、孤、困、寡、打工”六户提供“优先、优质、优惠”服务。公安交警、交通、气象、石油石化等部门密切配合,为跨区作业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水稻机械化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今年农业部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培训列为为农民办的15件实事之一,并纳入了“九大行动”的农业科技提升行动中。各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启动,成为今年南方农机化工作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江苏省上半年共有2.24万台高性能插秧机投入作业,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2.5%,实现了新的跨越。各地水稻收获机械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五、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较快
  各地认真总结经验,加大了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和发展力度。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发展迅猛,农机合作社、农机股份公司等新型组织形式不断涌现,中介组织、协会和经纪人队伍蓬勃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不仅有量的增长,而且有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服务项目从单环节向综合服务和全过程服务发展,农机化作业订单服务方式快速发展,农机化服务范围已从产中向产前、产后,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延伸,农机化服务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农机服务市场进一步规范。
  六、农机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机化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后,各地先后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配套规章。今年上半年,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辽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农委《关于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意见》。目前全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各级政府讲农机、抓农机的良好格局。二是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力度。2006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从上年3亿元增加到6亿元,实施范围从上年的500个县(场)扩展到全国近1120个县(场),并且3月初就下达到地方,比上年提前了将近两个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地方各级财政安排农机补贴资金达到10.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近30%。三是农机系统发展农机化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部门配合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农机化、扶持农机化、促进农机化”的良好氛围。
  当前,农机化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柴油价格上涨。今年以来,柴油价格两次上涨,目前柴油的最高零售中准价格已涨至5195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30%。柴油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作业成本上升,机耕、机播、机收等农机作业的收益降低。
  二是投入力度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尽管各级财政逐年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但是由于农民需求强劲,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许多购机补贴项目县补贴资金只能满足农民20%的需求。
  三是农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上半年对部分省的购机补贴机具质量督查情况,农机产品质量问题呈现以下特点:主机质量好,农具质量相对较差;补贴目录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好于目录外企业的产品质量;农机零配件的质量差;拖拉机等主要农机产品大故障少,但小故障仍然比较多,存在零配件缺货、“三包”服务不够及时等问题。
  四是缺乏适合区域特点要求的新型适用的农业机械。玉米、棉花、油菜、甘蔗、薯类、花生等经济作物的农业机械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但目前这类产品有的还是空白,有的质量和性能不够稳定,落后于市场需求。
  下半年农业机械化将继续保持全面、快速、协调发展的态势。预计全年大中型拖拉机产销量将超过20万台,增幅近30%;联合收割机产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左右,增幅约30-40%,其中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将超过8000台。水稻插秧机将产量将达到3.2万台左右。全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提高1.5个百分点,农机化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下半年农机化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一是由于畜产品价格下降,部分农产品价格有下降趋势,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二是燃油价格上涨,机手效益下降,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三是今年一些机手跨区作业效益下降的信号将会放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机化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483-1.html

标签:农机 综述 发展 全国 上半年

上一篇:国内玉米价格跌势仍未尽?
下一篇:中国农机连锁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