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7月中下旬就是夏粮购销旺季,今年在扬州的一些县市却出现了怪现象:委托收购企业仓容饱和,不收粮;加工企业宁可减少生产量,将仓库空关着也不开仓收粮。
7月26日,高邮农民何长庚趁着午后出太阳的工夫,赶紧运了1000公斤小麦到镇粮食收购点销售,得到的答复是“仓库满了装不下,过几天再来看看”。老何想不通,3天前,他曾来咨询过这家收粮点,当时得到的答复也是这句话。他纳闷,“现在的粮库咋就这么小呢?”
也许何长庚并不知道,今年扬州全市夏粮播种面积30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量至少在12亿公斤,目前入库仅7亿多公斤,但大多数地方的仓库已饱和。
粮食收购托市政策的出台,国家对陈麦出库的限制,使得相当部分粮食购销企业存有陈麦,新麦仓容受到限制,导致各粮食收购企业收购进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放慢。
在高邮、宝应的多个乡镇,多数集镇粮食收购站点门可罗雀,已不见了6月中旬开秤时的火爆场面。
业内人士预计,10月初杂交稻上市后,仓容不足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粮食部门极有可能再次出现限收、拒收现象。
市场疲软,加工企业持币观望是夏粮收购旺季不旺的又一重要原因。据国有扬州名佳面粉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光介绍,当前面粉消费进入淡季,且同等级面粉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而小麦价格却比去年同期略高,客观上影响了企业生产用粮的需求。因而有相当部分面粉加工企业宁可减少生产量,将仓库空关着也不开仓收粮。
一些加工企业调查发现,目前河南、山东等地小麦收购价格较江苏低0.06-0.1元/公斤,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本地及周边加工企业持币观望,期待本地小麦收购价后市回落的心理增强。
按照预期,9月30日托市收购将结束,在当前面粉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加工企业肯定不愿意投入更多成本购买夏粮,即使为了生产和市场供应需要,部分面粉加工企业仍以收购陈麦为主,对新麦只是少量收购。
不少像何长庚一样没卖出夏粮的农民兄弟,希望有人帮他们理理这件事。毕竟不能让农民把大量粮食长期堆放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