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弱势有所趋缓
2006-08-10   来源:中国农业网   

  国内玉米市场在经过了七月份的连续小幅下跌后,在七月末止跌趋稳,近期市场表现基本平稳,价格处于低位整理阶段,局部地区价格出现了小幅反弹。供求决定市场的发展方向,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从目前走势来看,短期内玉米市场行情弱势难该,但下跌趋势有所缓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玉米市场的低位整理行情?笔者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第一:国内库存减少

  前期推动玉米价格上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普遍认为国内玉米库存量大幅度减少,尤其是产区吉林省玉米库存下降,市场将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推动玉米市场走出一波强势行情,但近期从产区传来消息,目前产区库存虽然下降,但媒体所言有言过其实之嫌,暂时市场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个消息无疑对玉米行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第二:市场需求偏弱

  需求拉动消费,从需求上讲,目前国内市场需求相对较弱,国内养殖业未走出低迷态势,仍处于低谷,对饲料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同时玉米价格高起所造成的高成本,使得饲料行业也经营惨淡。到目前为止,饲料需求及价格仍未见明显起色,恢复速度缓慢。据新华社七月份援引统计局的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小麦价格跌了4%,大豆价格跌了5.4%,猪肉价格跌了20.2%,家禽价格跌了7%,鸡蛋价格跌了7.3%。

  第三:采购不积极

  从采购商来看,目前贸易商采购欲望不强,各地价格均有走低趋势。近期辽宁沈阳价格在1290元/吨,山东青岛玉米价格在1400元/吨,湖北为1460元/吨,福建泉州为1450元/吨,价格均较前期下降10-20元/吨左右。销区市场价格回落,必将影响产区市场的行情发展。

  第四:港口压力增强

  从港口情况来看,目前大连、锦州等港口玉米存量较满,据我们了解,近期暂时没有往外装船,各港口价格较前期均有下降,大连港1320元/吨,上海港1420元/吨,厦门1450元/吨,蛇口1400元/吨,均回落10-20元/吨左右。同时7月28日西王糖业集团订购的5万2千吨美国玉米在青岛登陆,这无疑将一石击起千层浪,给国内玉米市场蒙上一层阴影。

  第五:市场供给压力趋缓

  从当前的玉米市场来看,市场供给开始增加,市场基本面偏空。首先东北产区粮库、贸易商玉米惜售心理逐步减弱,出库积极性提高;关内产区由于正是小麦收购高峰时期,部分地区已出现仓容紧张现象,为给小麦腾仓后期玉米集中出库的态势不会减弱。另外,南方新玉米下个月初就会陆续上市,收购运输相对容易,成本价格相对较低,价格优势明显,这会大大缓和市场供给压力,并促使价格行情有所下滑。同时年初吉林省通过竞价销售的101万吨陈玉米,由于当时客户对玉米市场后期看好,使成交价格较高,与市场行情没有同步,影响了其交割,进入六月份随着玉米价格的不断走高,这部分玉米也随之流入市场,使玉米市场供给压力突增。其次,随着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而南方新麦价格偏低,使玉米和小麦之间的价格比加大,因此导致南方出现了部分小麦替代玉米用于饲料生产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玉米的消费份额。

  第六:新米上市潜在压力

  就当前对新玉米产量预计来看,对后期市场也形成潜在压力。近日,据有关机构发布的对2006年我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预计2006年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将达到2690万公顷,同比增长54万公顷,增幅为2.1%。农户受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的影响,一部分原用于播种大豆的耕地转种玉米,致使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达20%,是促成年内玉米播种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预计2006年我国玉米产量将增至1.42亿吨,较上年的1.39已吨增长263万吨,增幅为1.9%。玉米产量的预期增长,将会对后期市场形成潜在压力。

  综上所述,种种因素导致了近期玉米市场的低位整理运行,但笔者认为:现阶段毕竟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农民手中余粮很少,后期产区天气状况仍然未知。在新玉米上市前,我国玉米仍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但玉米价格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反弹。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426-1.html

标签:农机 弱势 有所 市场 国内 近期

上一篇:从数量型转向效益型 从传统渔业转向现代渔业
下一篇:国产大豆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