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入世承诺,今年12月11日中国将对外资开放化肥批发零售市场。而有关《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将于年底出台的消息,也让众多化肥企业心事重重。那么,化肥企业该如何应对和适应即将全面放开的化肥市场?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采访。
眼下涨声一片效益下滑原料价格上涨、电价上调、运价上涨、产品价格下跌,这是记者采访时,企业老总们谈论最多的话题。陕西蒲城县氮肥厂的王厂长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无烟块煤到厂价又上涨了30%,达810元/吨,按吨氨耗煤1.7吨计算,煤价上涨使吨氨的原料成本增加了40元。而6月30日的电价上调,又使吨氨电力成本增加45元,再加上多次油价上调带来的运价上涨,目前蒲氮的吨氨成本已净增100多元。从7月下旬开始,化肥价格开始下跌,目前碳铵出厂价已跌至410元/吨,已是亏损销售,但出货仍不顺畅。小氮肥企业面临的窘境在大中型氮肥企业同样存在。渭化集团是陕西省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据该公司物资采供部负责人介绍,与去年相比,渭化集团所用的原料煤价格上涨了25%,燃料煤价格也有一定的涨幅。今年上半年,仅煤炭一项,他们就多支出采购费1800多万元。4月10日,国家对化肥铁路运价上调0.44分/吨.公里后,预计公司全年的运费将增加700多万元。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今年的尿素市场却是“价低量少”,1725元/吨的出厂价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就遇到了全国性化肥价格急跌,该公司虽然于8月初将尿素出厂价由1725元/吨迅速下调至1650元/吨,但销售量并未明显放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1~5月,全国1960家化肥企业中,亏损企业达450家,占企业总数的22%。
哪些企业会被“洗”掉当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全面实施、化肥市场全面放开后,哪类化肥企业会被“洗”掉?据了解,像陕西渭化集团、湖北双环科技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公司等以烟煤为原料的大型化肥企业,在项目建设或实施技改时,就配套建设了自备发电机组,实际电力成本只有0.1元/千瓦时。而且这些企业大都采用同步电机和蒸汽驱动透平等节电设施,吨氨耗电一般只有1100千瓦时,使其吨氨电力成本只有110元。而这些企业所用的烟煤目前全国平均售价不足330元/吨,按吨氨耗煤1.5吨算(均值,湖北双环仅为1.45吨),这些企业的原料成本不足500元/吨氨,两项合计为610元/吨氨,其吨尿素完全成本约为1000元左右。而泸天化、云天化、四川美丰等大型气头化肥企业,由于也配备了自备发电机组和蒸汽驱动透平等大型节电设施,其吨氨电力成本其实只有100元左右。但取消化肥优惠气价后,即便这些企业所用气价为现行工业直供气价(1.20元/立方米,均值,各地有差异),按吨氨平均耗气1350立方米算,届时,气头化肥企业的原料成本将达1620元,吨氨的电力与原料成本合计达1720元,尿素完全成本在1200元以上。因此,一旦化肥行业重新洗牌,首先出局的必然是那些工艺落后、能耗高、成本高的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部分中小氮肥企业,尤其是年产合成氨不足4万吨的小氮肥企业。
谁也不甘坐以待毙但并非说广大中小化肥企业只能坐以待毙。事实上,没有成本、规模、技术优势的中小化肥企业,只要找准了市场切入点,还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改变原料路线是中小化肥企业摆脱困境的首选。2002年,黑龙江浩良河化肥厂毅然采用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对其气化炉实施“油改煤”并获得成功。现在,这家年产1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的中型化肥企业,其效益和利税令一些大型企业都感眼热。陕西城化化肥股份公司在采用了国内自主开发的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后,一下就使其吨氨成本下降了173元。但改变原料路线投资巨大,绝非想搞就能搞的。
据西北化工研究院张工介绍,即便采用投资最省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元料浆气化技术,所需资金也得数千万元。这足以使捉襟见肘的小化肥企业望而却步。因此,小化肥企业排脱困境的第二种方式是尽快上马热电联产装置,以降低企业电力成本。2005年,河北永年县化肥厂以职工集资的方式,筹资4800万元,建设12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据该厂负责人介绍:热电联产装置投产后,企业年节本增效将超过2000万元。这对年利润只有数百万元的小化肥企业无疑是一笔巨大收益。最后,对于连热电联产也无力上马的中小化肥企业,生产和销售BB肥或配方肥,将是企业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BB肥是平衡施肥的物化载体。美国、加拿大等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程度较高的国家,BB肥年销售量占化肥总销量的70%以上。
我国目前BB肥产量只有化肥总量的10%。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国内对BB肥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作为测土施肥载体的BB肥,其生产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配方变化快。这使得大中型企业普遍嫌麻烦而不愿生产。小氮肥企业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用较小的投资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