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脆红李卖五角一斤也赚钱
2006-09-08   来源:中国农业网   

  有一种李子,小如葡萄,大似乒乓,浑身紫红,披着白霜。咬一口,脆甜爽口。于是,它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脆红李。8月15日,记者在乐山市中区剑峰乡见到了脆红李的“芳容”。
  现场直击脆红李甜到果农心坎
  在剑峰乡农贸市场,一担担、一篼篼的脆红李摆放街边,果农们坐在一边等候着买主。此时,脆红李销售的高峰已过,还有一个星期脆红李就要下市。
  “每天担来的李子基本卖光,我一天最多卖过900斤。”剑峰乡共和村九组果农赵建忠对记者说。赵建忠自1996年开始种植脆红李,2000年投产,3亩脆红李,有一年曾为他带来近两万元的毛收入。据赵建忠说,脆红李很甜、离核、不酸,可以贮藏一个星期,果子成熟上市,就被本地和外地老板抢购到陕西、云南、新疆等地出售。往年,物以稀为贵,脆红李卖到4-8元/斤。今年,剑峰乡的脆红李真正形成了规模和批量;同时,由于今年干旱,果子长相不好,具有商品性的脆红李卖价只有1-1.5元/斤,但即便这样,果农的收入也相当不错,“只要每斤均价不低于五角,都要赚钱!”
  “每斤均价不低于五角,都要赚钱?”记者怀疑。但赵建忠算的一笔成本、效益账让记者明白过来。他说,就以每亩种植60株,三四年后投产,每亩产量可达3000斤,按每斤5角计算,收入1500元,除去60元的苗子钱,每年两三百元的农药、化肥钱,还有1000多元收入,“比种包谷、水稻都强!”而且,在投产前,果园里还可套种花生等农作物,其收入可以弥补脆红李前几年的投入。
  对此,剑峰乡凉风村九组果农汪启明深有同感。汪启明曾经种植过布朗李,但销路的不畅,使他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得不挖掉布朗李换种了脆红李,5年来,他尝足了脆红李的“甜”。尽管果农们抱怨今年脆红李的卖价不如往年,但由于脆红李的产量上来了,销路看好,果农们的利润依然可观。因此,果农们打算把脆红李种下去。
  科技攻关
  野李子摇身抢手货
  在脆红李上市高峰,乐山市中区脆红李技术协会秘书长周贵银向记者说起脆红李的渊源:1992年9、10月份,剑峰乡一村民偶然发现一株野生李树结的李子又脆又甜,后经科技攻关培育推广,剑峰乡种植脆红李渐成气候。这种李子丰产期亩产可达5000斤,皮薄、脆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它是一种淡季、反季水果,成熟的时候,几乎没有李子类品种与其争市场,因而,市场销路畅,经济效益好。
  “前几年,脆红李没有形成产量,价格偏高,每到上市季节,是一天一个价,每天的涨幅都是0.5-1元/斤,售价最低都在2.5元/斤。”周贵银分析认为,“往年产量少,乐山本地市场需求都没法满足,价格肯定虚高”,而且,“高价位吓跑了外地客户,使脆红李很难拓展外地销售市场。”他认为,“今年的价格是正常的价值回归,使销路更宽了,市场更大了。”
  据他介绍,在脆红李的发源地―――剑峰乡,果园已从不足2000亩发展到8500亩,年产量从30万斤达到今年的250万斤。
  种植备忘
  看准市场改善外观
  那么,省内其他地区的农户可否种植脆红李呢?周贵银说,脆红李在井研、犍为、眉山、绵阳、广元等地都有所种植,一般种植水平可亩产三四千斤,管理得好的亩产有五六千斤,随着市场的打开,脆红李的销路还会看好。周贵银说,各地发展脆红李需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规范种植、规模种植,一个地区能有三五十万斤的年产量,比较符合果商需求;二是建园需建在交通便利之地,若是交通闭塞,运输靠肩挑背扛,则成本高、费力、影响效益;三是尽可能考虑在空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种植。
  省农业厅经作处水果专家李涛,曾经到剑峰乡实地考察过脆红李。他说,四川盆地内适合桃、李种植的地方都适合脆红李种植。但他提醒广大农户,脆红李属于小水果,市场有限,不能跟苹果、西瓜、梨的市场范围和规模相比,因此,在选择种植时要谨慎,注意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且在种植时还需实行标准化生产,达到无公害标准。另外,脆红李虽然味道甘甜可口,但由于体积小,外观不抢眼,商品性还有待提高,需要长时间的选苗育苗,以发现新的品种。
  种脆红李
  成本收益参考
  据乐山市中区脆红李技术协会秘书长测算,种1亩脆红李,亩定植60株,定植成活后1-2年初挂果,并可延续10-15年。亩产脆红李3000-4000斤,按每斤1.5元计算,盛果期亩收入可达4500-6000多元。而成本则包括种苗、农家肥及工时费等:初挂果期每亩每年只需投入450元;盛果期,每亩每年投入500元。
  王小虎实习生赖晗本报记者周金泉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271-1.html

标签:农机 赚钱

上一篇:节日效应预计后期面粉价格会小幅回升
下一篇:预计9月份小麦市场仍以平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