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粳稻市场均价1765元/吨,价格下跌10元/吨,较上月下跌33元/吨,尤其是以江苏、安徽为首的南方主产区,目前其新稻市场收购价区间主要集中在1600-1640元/吨,同比偏低40-80元/吨,预计近期南方粳稻价格底部区间将部分显现,具体分析如下:
江苏粳稻价格底部显现,继续下探空间有限
眼下,江苏粳稻米价格明显偏低,当前北部地区中等粳稻农村收购价为1560元/吨,农场销售价为1620-1640元/吨,水分15%以内,五育粳为1740-1760元/吨,水分为17-18%,姜堰中等大米批发价为2560元/吨,而去年同期,江苏北部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680元/吨,武育粳收购价格为1890-1990元/吨,水分18-21%,姜堰、兴化市场中等粳米批发价为2680元/吨,可见,目前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跌80-250元/吨,幅度为5-10%。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江苏水稻同比增产幅度为2%以上,明显低于其价格下滑的幅度,预计近期江苏部分地区粳稻价格底部区间已显现,继续下探的空间将相对有限。
政策利好因素开始体现,抑制粳稻价格下跌
近期,安徽粮食批发市场将举行50万吨小麦竞价销售会,据悉,其中10万吨为江苏2006年托市收购小麦,尽管目前面粉需求整体偏弱,多数市场主体并不看好此次小麦竞价销售,但换个角度思考,政府后期加大小麦库存销售的力度应是逐步增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南方主产区腾仓并库以便展开新季粳稻收购,同时,近日江苏粮食企业开会制定了2006年粳稻采购价,中等品质市场收购价为1640元/吨,水分15%以内,上述因素均利于最近南方市场价格止跌趋稳。
南北粳稻仍有价差,东北价格仍存下跌空间
上年同期,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稻谷普通品种收购价格1620-1640元/吨,水分16-17%,质量偏好的1680-1700元/吨,水分15%,2005年产大米出厂价为2630元/吨,相比之下,该价格与江苏地区基本持平,且市场真正收购价格仍未形成;而目前黑龙江稻米价格均较江苏地区偏高60-80元/吨,从全国总体供需形势分析,今年粳稻增产无庸置疑,季节性供应压力也客观存在,同时,今年粳稻市场价格自新粮上市之后下跌幅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由于供需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初步分析判断,后期国内粳稻价格仍有下滑空间,其中南方地区幅度相对有限,东北多数地区仍具有一定的下跌空间。
综合分析,目前我国粳稻南北收购市场存在明显差异,北方一般以企业收购为主,而南方则是粮库为主力军,今年也不例外,因此,后期南方市场价格何时开始触底反弹,粮库收购数量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