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国内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仍出现上调行情。吉林大成再次上调收购价格至1340元/吨,公主岭黄龙收购价格1320元/吨,均大幅上调收购价格,收购量也有明显变化,同比昨日收购量增加一倍,黄龙增加了500吨/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上调收购价格再次让贸易商大跌眼镜。今日华北地区比较平静,山东和河南地区出现少有的阴雨天气,影响当地玉米的收购量,部分地区玉米出现理性回调的过程,但总体因国内玉米市场强市格局依旧,山东和河南地区玉米属于个别现象。南方销区玉米市场继续保持强市格局,部分饲料企业仍受到货不足和价格偏强的制约。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是否会如市场预期的一样随着气温的下降而会大量上市?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主要从以下3方面因素制约:
1. 农户销售玉米的季节性不明显
目前,农户销售玉米基本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性,资金充足,产区农户销售已经改变了原来集中销售的局面,农资价格上涨,种植玉米的成本上调,农户会选择在自己觉得比较合适的市场时期销售玉米。而目前集中采购和农户惜售销售方式的转变,价格很难不出现上涨。
2. 东北玉米上市延迟 引发产区农户均存在惜售
东北玉米因收购延迟,气温偏高而导致东北地区玉米上市至少延迟15天以上。原本在东北地区采购的贸易商均集中到华北地区采购,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在短短1周内被拉高100元/吨以上,农户立刻出现惜售,玉米出货再次被放慢。
3.市场在提前消化利好因素
本次玉米出现全球性的上涨,市场内人士对后市预期看涨的心态,必然导致采购节奏加快,采购囤货迹象明显,短期内这种采购方式被玉米深加工企业所放大,其在价格上的优势仍是饲料企业难以左右的,饲料企业被动采购的局面势必导致玉米不断上涨却不得不采购的局面。这恰恰如大豆市场的现象比较相似,美国作为大豆的生产和消费国,其当地市场对出现变化,势必传到采购商,采购商只能是被动采购的份了。
从目前玉米供需市场的一个博弈中我们发现,掌握货源的贸易商或者农户掌握了主动权。短期内的强市格局不会改变,但是仍要关注农户在春节前习惯性的一个销售时间。而笔者认为即使出现玉米集中上市,多方采购仍会大量采购玉米,一方面大量的加工企业仍要在玉米未干爽前采购足够量的玉米,以减少成本。另外,饲料企业的被动采购仍会继续。值得注意的期货盘上大量抛空的套保商,不会错过每一个入市采购玉米而交割的机会,所以,我们看,短期玉米的市场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