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07年化肥价格走势预测
2007-01-24   来源:中国农业网   

  2007中国肥料业年会上获悉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获悉2006年1-11月,我国生产化肥(100%折纯)4778.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其中,氮肥3502.1万吨,同比增长11.7%;磷肥1084.6万吨,同比增长15.5%;钾肥186.2万吨,同比增长17.5%。2006年受国内化肥供应充足,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等因素,肥料进口1129万吨,同比下降19.2%;(1-11月尿素进口4万吨,同比下降40.3%;复合肥料172万吨,同比下降18.3%;氯化钾594万吨,同比下降26.6%)
    与此同时,受国家限制化肥出口政策的影响,化肥出口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1-11月,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化肥185万吨,同比下降6.4%。其中,受影响的主要是尿素,1-11月,尿素出口98.5万吨,下降19.8%;氮、磷、钾复合肥出口18万吨,增长50.3%;磷酸二铵出口68万吨,增长9%。
    化肥相关政策
    2006年,国家继续采取综合调控措施,确保化肥供应,稳定化肥价格。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何小英发言

    国家继续对化肥生产用电实行优惠电价;继续暂免征收尿素产品增值税;继续对化肥铁路运输免收铁路建设基金。继续暂停对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的出口退税;对尿素出口征收的季节性暂定关税,1-9月按30%的税率、10-12月按15%执行。为缓解化肥年产季销的矛盾,保障用肥旺季的市场供应,积极组织冬储,化肥冬储量由600万吨左右提高到800万吨。
    同时,加强和改进化肥价格管理。对化肥批发和零售价格,仍实行进销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价等形式管理,化肥出厂到零售的综合经营差率原则上不得超过7%。适当提高化肥价格市场化程度,对列入中央定价目录的大型氮肥企业生产的尿素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出厂价上浮幅度由10%提高到15%、下浮不限;进口钾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列入地方定价目录的化肥出厂价格和地方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生产经营成本,参照大型氮肥企业尿素出厂价格和中央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管理办法制定。未列入定价目录的其他化肥出厂价格,继续采取最高限价、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制度等管理方式。此外,还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化肥等农资价格专项检查。
    化肥价格情况
    国际市场价格情况:2006年,国际市场化肥价格总体呈现先涨,后跌,再涨的走势。(以中东散装丸粒尿素fob价格为例)前5个月,尿素(中东散装丸粒FOB)价格小幅上涨,5月份平均价格为253.34美元/吨,比年初上涨5.91%,6-9月,价格出现持续下降,各月跌幅分别达到10.16%、4.02%、2.30%、0.32%,10月份以后,又由跌转涨,到12月,平均价格达到254.42美元/吨,成为年内月平均的最高价。2007年1月份以来仍保持上涨态势,到一月中旬为止,平均价格为268.5美元/吨。俄罗斯尿素价格也基本呈现一致走势。
  国内市场化肥价格情况:2006年,国内化肥价格前高后低,主要化肥品种平均价格水平比2005年有所降低。全年尿素和碳酸氢铵平均零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3.3%和4.6%;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平均零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0.4%、4.2%和4.6%。
    从尿素价格走势来看,1、2月份小幅下降,从3月份开始,由于正值春耕时节,农业生产对化肥需求明显增加,使得尿素价格一路上扬,但价格一直低于上年同期,到7月份尿素价格开始回落,之后几个月尿素价格逐渐小幅下降,12月份受淡储、运输、出口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尿素价格略有回升。
    2007年化肥价格预测
    对于2007年化肥价格的走势,各方的预测不尽一致,总的来看,今年化肥价格主要受供求、成本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冬储以及化肥批发零售业务及有关服务对外资放开也将对化肥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1、从供给方面看,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作用下,近几年我国化肥产量一直呈现较快增长,2004年和2005年,化肥产量分别增长16.2%和10.7%,2006年也将在10%以上。据国家氮肥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尿素的总产能初步统计达5000万吨,同比增长12.6%,2007年还将有303万吨的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因此,可以预计2007年化肥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国内需求方面,受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化肥施用量增长就出现减缓趋势。近几年,由于粮价的回升,化肥施用量增长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化肥产量的增长。2004年和2005年,化肥施用量分别增长5.1%和2.8%,其中氮肥分别增长3.35%和0.33%,磷肥分别增长3.10%和1.07%;钾肥分别增长6.68%和4.74%,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复合肥04和05年分别增长8.49%和8.24%,呈现较快增长势头。2006年粮食价格稳中有升,预计2007年粮食价格的稳定具有较好的基础,这将提高对化肥需求,但可以预计的是,化肥需求的增长仍将会慢于产量的增长。
    此外,从进出口方面看,由于国家可能继续限制化肥出口,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今年化肥进出口仍将呈现进多出少的态势。总体而言,2007年,化肥总体仍将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
    2、生产成本上升,将会支撑化肥价格。化肥生产成本主要有煤、气、电、油、运5大块构成。长期来看,资源价格改革必将推动化肥生产成本的增加。从今年的情况看,随着电煤价格的放开,加上安全、环境治理成本上升等影响,2007年煤炭价格将呈小幅上升态势。国家还将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必将造成价格的上涨。尽管从去年8月底以来,国际油价有所下跌,今年年初已经跌破50美元/桶的水平,不出大的突发性事件的情况下,全年价格将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整体而言,今年化肥的生产成本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可能在近几年持续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上涨。
    3、国家政策方面。
    (1)优惠政策方面。今年国家将继续把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同时,要逐步研究理顺价格关系,直接补贴农民,放开化肥价格的改革方案,推进化肥市场化改革。预计国家对化肥企业的优惠政策不会一下取消,即使调整,也将是分步进行的,因此,至少对上半年化肥价格的影响不大。而且,即使优惠政策有一定调整,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下,也不会促使价格的大幅上涨。
  (2)进出口政策方面。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007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量: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尿素330万吨。与前几年一样,2007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仍是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的实际进口量均远低于配额指标,配额已不再是影响我国化肥进口的关键因素。而国家对尿素限制出口的政策预计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总体而言,政策因素对化肥价格的影响更多的是影响市场的预期,政策本身的微调不会造成化肥价格的大起大落。
    4、对外资开放化肥批发零售及相关业务的影响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12月11日,我国向外商全面放开化肥批发零售及相关业务。长期看,将打破国内化肥分销渠道垄断局面,加剧市场竞争。短期内,也就是说,2007年,对化肥市场以及价格影响不大。原因在于一些外资企业在此前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而没有进入中国的外资要进入也需要一个时间和适应的过程。但广大企业也应该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自身竞争力,准备好今后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5、冬储的影响。2006-2007年度,化肥淡储工作进行比较顺利专家预测本年度的冬储计划有可能突破1100万吨,化肥淡储量的增加,将会有效地保证明年化肥销售旺季的市场供应量和价格的稳定。
    此外,国际市场价格近期较大幅度上涨将对2007年年初国内化肥价格起到提升作用。2006年10月份以后,国际市场化肥价格连续上涨,今年年初以来涨势仍然较为强劲,将对国内化肥价格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综合以上的情况,预计今年春耕前后,化肥价格会有小幅的上涨,但随着冬储肥的投放市场,价格将逐步趋于平稳,后期,随着市场供应的增加,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化肥价格的压力会增加,但受成本的影响,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由于2006年化肥价格前高后低,因此预计2007年化肥平均价格应该比2006年的水平略有降低。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5711-1.html

标签:农机 走势预测 化肥价格

上一篇:07年1月24日大豆(粕)早评
下一篇:2007:中国农药企业发展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