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期间,南方地区节日气氛十分浓厚,多数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已逐渐停止,米价保持稳定。根据统计,春节期间南方稻米市场行情状况如下:
春节期间,湖北随州当地中稻进厂价为1560元/吨,大米出厂价为2300元/吨,广州站台价为2460元/吨,保持稳定;安徽东至两优培九进厂价为1600元/吨,保持稳定;江苏北部地区17%水分收购价为1600-1620元/吨,姜堰市场批发价为2400元/吨,兴化市场批发价格为2340元/吨,保持稳定;浙江衢州地区中等圆粒型早籼收购价1480元/吨,保持稳定;江西金溪晚稻进厂价为1680元/吨,大米出厂价为2500元/吨,细糠为1100元/吨,保持稳定;福州地区本省产中晚稻码头价为1740元/吨,安徽货源为1700-1720元/吨,保持稳定;广州当地普通新早米站台价为2240-2260元/吨,中等东北粳米到站价为2920-2940元/吨,保持稳定。
春节期间,南方稻米市场行情保持稳定,购销清淡,预计节后仍将弱势整理。具体分析如下:
国内大米需求量减少,市场促进动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正发生着一些变化,畜牧业强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猪肉、鸡肉、鸡蛋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与此同时,奶业、水产业也均有长足的发展,这种生产结构上的变化,必然是受人们对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据有关研究机构调查,最近5年我国内地人均大米年消费量从107.5公斤左右减少到了97.5公斤左右,平均每年减少2公斤,年降幅达2.15%。按照当前全国13.4亿人口粗略测算,需消费大米1.3亿吨左右,折算成稻谷需求量约为1.9亿吨,与近几年国内总产量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主要体现在品种结构方面。另外,当前整个亚洲地区的饮食文化,特别是被世界认为经济崛起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消费观念包括饮食喜好正被欧美国家所同化,这一点在我国青年人群体中尤为明显。
部分品种库存压力偏重,拍卖仍将主导市场走势
自2005年起,我国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年最低收购价入库稻谷数量达到1290万吨。2006年在主产区又以最低收购价收购了375万吨早籼稻、485万吨中晚籼稻。自2006年4月至今,南方最低收购价稻谷共成交896.54万吨,其中早籼稻累计成交402.36万吨(2005、2006年早灿稻分别累计成交378.78万吨、23.58万吨),2005年中晚籼稻累计成交494.18万吨。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2007年南方新季早稻上市之前,一些品种库存压力仍显偏重,若后期天气相对正常的话,预计拍卖因素仍将继续主导南方米市走势。
节后民工返城拉动消费,但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节前一段时间,南方一些米厂仍在维持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同时外运积极性较前期有所提高,尽管春节期间南方销区优质大米需求量仍明显好于普通大米,但一些企业已意识到节后伴随着大量民工的返城,届时低价大米消费量将较节前出现明显的恢复,尤其是在当前销区普通大米整体库存水平远低于优质品种的情况下。考虑到低价大米的消费群体对象,节后走高的空间也应该是相对有限的,毕竟春节之后南方销区大米整体消费量是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节前南方大米需求疲软及原料采购难度偏大将导致相当一部分加工企业节后入市时间同比偏晚,短期内市场供应相对弱势平衡,局部会略显紧张,但政策面仍将是主导上半年行情的关键因素,预计节后弱势趋稳应是南方米市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