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07年玉米种子市场过剩的综合分析
2007-03-26   来源:中国农业网   

  2006~2007年度,玉米种子严重过剩,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令种子企业的老板们头疼,使他们不得不坐下来商量对策。

  玉米种子的生产经营面临考验

  据农业部权威机构统计,2006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490万亩,较上年增加近70万亩;产种量16亿公斤,较上年增加4亿公斤。如果再加上上年度剩余的3亿多公斤,那么,2006~2007年度杂交玉米种子的总量达19亿公斤。

  按全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4亿亩计算,年需种量约10亿公斤,剩余9亿公斤。

  也就是说,目前这19亿公斤的杂交玉米种子几乎够两年使用。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杂交玉米种子的经营公司都倍感压力,降低零售价格、给经销商增加返利等市场手段在所难免。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3月15日调查,在全国478个被查样本中,东北及黄淮海等区的307个样本的市场最高价平均9.6元/公斤,最低价平均9.1元/公斤,与去年同比下降1.2元/公斤;西南玉米区样本171个,市场最高价平均14.7元/公斤,最低价平均12.8元/公斤,与去年同比下降1~2元/公斤。就目前全国杂交玉米种子市场价格来看,除了个别的、销量不大的品种的价格上涨之外,绝大多数品种的价格与去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对于经营杂交玉米种子的企业来说,这次的市场考验才刚刚开始,明年的市场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的资金周转将更加困难。

  侥幸心理+急功近利

  在种业界,玉米种子供大于求的话题不是今年才议论的,2005~2006年度的玉米种子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只是当时的问题还没有这么严重。当时记者在报道杂交玉米种子情况时采用了“供大于求”这个词,可是,今天记者不得不用“过剩”这个词了,因为“剩”得太多了。

  今天再说起杂交玉米种子供大于求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了。令记者觉得新鲜的是,为什么供大于求的局面会加剧?

  近几年,杂交玉米制种的发展速度很快,其表现,一是新审定的玉米品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二是各科研育种单位和种子公司加大了新品种的开发速度和力度,一旦品种通过审定便立即开发,不予保留;三是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连年扩大,种子产量大幅度增长。但是,在杂交玉米种子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全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却是相对稳定的,不可能消化玉米种子的增量,这便难免过剩。

  其实,多数种子公司都了解2005~2006年度的玉米种子市场形势,都知道已经出现了供大于球的局面,所以,不能说各种子公司在2006年的杂交玉米制种行为是盲目的,只能说是存有侥幸心理―――希望别人减少制种面积、预期自己的种子能够理想销售。结果是,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互不通气,各自发展自己的制种面积,更有一些小公司和个人非法制种,冲击了市场……待到种子严重过剩时,大家都无奈了。

  这几年,随着我国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发育和繁荣,一些国内种子公司的急功近利心理也暴露出来―――新品种一旦通过审定便立即开发,不予保留,而对种子的深加工和售后服务关注不够、投入不足。有的公司同时推广五六个玉米品种,不仅难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还浪费了品种的开发深度,同时也令用种农民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难怪有农民调侃说:现在的品种多得让你头晕,都差不多,买谁的都一样。

  难说好坏的“过剩”

  从近期来看,目前的种子过剩对农民有利―――种子价格下降,但是,从长远来看则对农民不利,对粮食生产不利。理由有三:一是种子公司可能会因为种子过剩而损害制种农民的利益;二是种子公司将在明年销售积压的陈种子,可能会损害用种农民的利益;三是影响了种子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利于民族种子企业的成长壮大,而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有赖于民族种子企业的支持。

  困难已经存在,需要有关部门和种子企业面对现实,思考尽快走出困境的办法,以利国、利民、利企业。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5578-1.html

标签:农机 综合 分析 过剩 市场 种子

上一篇:多空因素交织,国际麦价互有涨跌
下一篇:鸡蛋市场07年第12周价格走势及分析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