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玉米期市触及年内低点后展开了一波反弹行情,8月9日,美盘玉米继续上行,9月合约上涨5.8美分, 报每蒲式耳331美分.新作12月合约上涨6美分报358美分。盘中依然以报告出台前的仓位调整为主。而大连玉米受东北干旱以及美玉米上涨带动低开高走,8月9日801合约以1539元/吨报收,上涨4点,805合约以1569元/吨报收,上涨12点。日内各合约成交一般为574002手,增仓19224手。前两天的下跌盘中均未有明显空头打压动作,期价回落更多来自于短多的回吐。而只要盘中不出现明显的扩仓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就表明目前价位现货商抛售兴趣不大,价格就仍然能够维持住反弹局面。而对于现货压力历来沉重的玉米期货而言,本轮上涨只能定义为反弹。总体上大连玉米反弹行情仍有望延续。现在国内玉米市场正处于天气炒作的末期,基本面情况对后市走势非常重要。
从国外市场看,美国玉米今年从播种开始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由于播种面积大幅增加,本来偏紧的结转库存不断地被修复,几次报告对于美国玉米库存的调增,令牛市走势磕磕绊绊。同时,在美国玉米授粉的关键期――7月份,并未发生实质性的灾害天气,玉米丰收前景更显明朗。按照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美国2007年玉米平均单产为每英亩150.3蒲式耳,产量为128.4亿蒲式耳,2007/2008年度的结转库存恢复到了15.02亿蒲式耳的水平。8月10日美国农业部将公布新的供需预测报告,如果单产水平不发生大的调减,报告将对美国玉米形成利空打压。
从国内情况看,首先,北方贸易商开始倾销库存,而南方贸易商采购意愿不强。东北地区的粮商在今年年初大量收购了高价玉米,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不断增加,品质也在不断下降。在国家政策打压玉米深加工项目和国内饲料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贸易商手里的粮食一直难以出手,而玉米的价格却一路下跌。加上临近农发行催还贷款、新玉米即将上市,贸易商只好集中精力处理库存,从而造成了北方港口的玉米平舱价格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出现了40元/吨左右的跌幅。大连港平舱价格为1500元/吨,锦州、营口港只有1490―1500元/吨。在南方销区需求低迷、北方港口库存难以及时消化的情况下,仓容一旦空出即刻就会被填满。产区庞大的玉米存量成为后期压制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其次,季节性压力即将来临。8月份以后,我国玉米由南向北逐渐进入收获期。近期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春玉米逐步上市,广东、广西一些饲料企业已开始收购、使用当地的春玉米。9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也将陆续上市,由于今年该地区玉米出现大面积扩种的现象,这一部分产量将会明显增加。紧随其后,东北玉米也进入收获期。总体来看,今年全国玉米依然增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预测,2007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05万公顷,与上月预测持平,较上年的2697万公顷增加108万公顷,增幅4.00%,其中东北春玉米和华北夏玉米的面积均有增长,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在天气状况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预计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4900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较上年14548万吨增长352万吨,增幅2.42%。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基本面情况下,由天气题材和技术反弹引发的此轮上涨定性为阶段性反弹更为合理,在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里国内外玉米市场可能将再次下寻底部支撑,国内玉米市场重新回归牛市尚需时日,关键还是要看第四季度的饲料养殖业恢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