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我省选送参展的火龙果一举夺得金奖,立即引起了商家与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从引种实验成功到筛选出多个品种,我省已破解了火龙果种植技术瓶颈,初步具备了产业规模化发展条件。”长期从事果树园艺研究推广工作的省果蔬站副站长向青云对获奖结果兴奋不已。
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因其外形独特,营养丰富,市场售价极高,是近年来各地正在开发的新、特、优农业项目。2001年以来,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在省农业厅的资助下,引进了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两个品系火龙果在罗甸县实验种植,经实验研究,成功筛选出适合我省低热河谷地区种植的多个品种,为壮大火龙果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据介绍,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种成功的火龙果耐干旱,病虫害少,产量高且品质好,进入丰产期后,火龙果亩产可达3000余公斤,产值上万元,是精品特色水果和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治理的良好经济作物。我省南部喀斯特地区海拔低、温度高、干旱少土,具有发展火龙果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大面积推广种植火龙果,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而且对缓减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水灾压力,遏制生态恶化趋势还将起到重要作用。
“火龙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水果名特优产业,谁能率先做大规模,谁就能赢得消费者,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在向青云看来,眼下我省大规模发展火龙果产业可谓是优势独占:我省火龙果种苗繁育和种植技术不仅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且由于火龙果受地理条件和气温限制,种植地域相对狭窄,加上火龙果引进种植时间短,种植区域小,数量少,主产区集中在海南、广西等少数地区,而我省的罗甸、安龙、关岭、望谟、册亨、贞丰、兴义等地均为南亚热带气候,气候资源独特,适合火龙果种植,产业化前景相当广阔。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火龙果总面积还不到1万亩,总产量不足5万吨,仅2002年我国就从越南进口火龙果20万吨。近几年来虽然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市场缺口依旧巨大,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尤为重要的是,受温差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我省火龙果与沿海地区同类产品相比,在口感及酸甜度方面有较大优势,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如今,全省各地市场出售的火龙果大多来自越南,每公斤销售价在9至15元之间。省内出产的火龙果,平均价格均在每公斤10元以上,部分甚至达到每公斤18元左右,已成为水果市场的俏销果品,产品长期供不应求。
火龙果的试种成功,引起了全省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目前,省农业厅已把发展火龙果作为产业来抓,并纳入全省精品水果示范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促进火龙果产业化发展。根据规划,我省将在“十一五”期间发展火龙果5万亩,每年新增5000亩,年新增果品产值7500万元,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今年,省农业厅拨出专项资金,在罗甸、关岭、望谟等地扶持推广种植火龙果2000亩,以此抢占火龙果市场先机。
11月17日,当记者在罗甸县板庚乡红岩村见到陈仁学时,这名已有着多年种果树经验的村民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帮着挖坑打桩,为种植火龙果作前期准备。“销路应该很好,果子还没出来,就有贵阳的水果老板来预订啦!”陈仁学对今年自家种植的4亩火龙果充满信心。今年,罗甸县计划建立精品火龙果示范基地1800亩,基地建成第二年可试花结果,第三年亩产即可达1000公斤,第四年亩产2000公斤,按果品产地批发价每公斤5元计算,4年示范区累计总产值预计可超过2000万元,将成为该县继蔬菜之后的又一农业支柱产业。